|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e时代”开启矿工2013年安全工作新起点
蒲德贵
        “科技科应该改为矿长科技办公室,代表矿长负责班组科技创新工作。”1月7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在盘点2012年工作中,对2013年 “科技兴安,技术兴人,人才兴班做强矿井‘安全高效’建设”的科学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e时代”强化安全监管,以“科技保安全,人才强安全”指导班组管理,为矿井安全生产“给力、减负、创新、增效”提出更高的目标。
玩鼠标,女工替矿工挖煤【小标】
        班组员工坐在办公室挖煤炭,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已经成为现实。
        30年前,矿工在井下挖煤炭采用原始的手工、炮采作业,顶板支护使用原木,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资源破坏惊人,安全事故频发,导致许多矿工纷纷离开矿井,明天“谁来挖煤炭”?成为各级管理者最头痛的事。30年后,“e时代”进入井下,矿工挖煤炭使用高科技技术,安全保障用上“太空舱”,启动运输机、装载机和控制水泵、变电设备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远距离作业,千米井巷深处的生产作业告别了人海战术,实现了矿工在办公室里玩鼠标挖煤炭。
        笔者在该矿自动化控制中心看到,30多平方米的银屏,透过网络视频,直观地看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点的设备运行情况。10多名女工替代矿工在玩鼠标的过程中管理着井下数千台设备。挖煤炭玩鼠标,不用换上矿工装下井,直接操作设备,安全环境发生变化,她们的脸上写满了安全工作,健康生活的快乐。
        点击鼠标,启动千米井巷深处的运输机、变电设备、安全装备,职守在电脑旁,仅占矿工总人数的1%的女工,替代矿工在地面挖煤,为矿区女性实现了再就业,提供了参与矿井安全工作的空间,许多女工说,“e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用于矿井安全生产,我们女人在地面替代矿工挖煤炭已经变为现实。
         “2012年我生产原煤129万吨,用鼠标把它们运到火车站,发往重庆两大电厂,科技产生的安全魅力,班组人才培养有了动力,给我们女人提供了更多的岗位。”自动化设备操作班女工唐莉说。
掌中宝,现场监控电脑化【小标】
        90年代,电脑在煤矿小范围使用,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宝贝”疙瘩,操作人员工作时还的穿上白大褂。主要用于办公处理文件,打印资料,工作效率1%。
        1998年,该矿引进了第一台286电脑,用于井下瓦斯监测系统,一根电缆连接30多个探头,对井下瓦斯变化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和预报灾害事故处理。单一的,并非构成互通互用的网络监控系统出现,为矿井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可靠、动态的信息。
        2008年,该矿瓦斯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过去单一的瓦斯监测监控延伸到一氧化碳、湿度、温度等监控。安全应急报警系统与互联网对接,为各级管理者实时、动态、快速处理安全隐患,排除事故提供了方便。
该矿安监部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8年来的瓦斯监控收集数亿个安全数据进行分析,管理者们清醒地清醒地认识到:煤矿实现安全开采,科学发展,加大互联网建设是前提。
        近两年来,该矿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把井下同轴通讯电缆更换为光纤通讯电缆,并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加载多路操控系统,引进了矿井设备自动化操控系统、无人职守系统,把井下数千台设备交由地面工作人员实施监控管理。
在互联网进井下建设中,该矿还考虑到井下光纤通讯系统的安全可靠,以“环岛网络”系统进行优化配置,解决了无论在任何一个地点发生光纤通讯线路中断,或是故障,互联网信息系统监管安全保持畅通无阻。
        2012年,该矿除了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外,在系统中加载了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管系统、掌上电脑管理系统,使得互联网在矿井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更强大。
        去年,该矿投入1000多万元,为安全监察人员、安全执法人员,以及队长、班长装备200多台掌上电脑,解决了过去安全现场执法靠脑记、笔记、心记到电话汇报工作、班后研究解决的“事后管理”难题;如今,掌上电脑运用到井下,实现了现场实时采集,动态传输管理,功能更加强大,视频、通话、避灾线路图等13项功能发挥了作用。
         “利用电脑的强大功能,利用互联网多通道传输信息监管矿井安全工作,解决矿工在地面挖煤炭已经成为了现实。员工安全保护更可靠,生活更幸福。”负责井下互联网管理的刘远海说。
E时代,快乐工作成主流【小标】
        工作快不快乐,只有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135个班组,2600多名员工最清楚,进入“e时代”的工作最安全,生活更幸福。
        重视网络监管改变安全,督查隐患实时、动态监管,该矿以每年千万元资金投向井下安全互联网建设,实施网络开采煤炭,安全事故与同期相比下降95%,员工违章与同期相比下降97%;安全监管实现了实时、动态和多通道监管,效率提高1000倍。
        近2年来,该矿以“e时代”管理加强矿井安全工作,培养科技人才,做强了基层连队和班组的基础、基层、基本功管理,实现了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员工因为安全收入从建矿初期的年收入400多元增加到4.6万元,增长47倍。
2012年,该矿通完善矿井安全网络建设入地心,“e时代”监管矿井安全工作迈向科技管理要效益,网络监管要安全。矿工通过办公室玩鼠标挖煤炭,实现安全工作,幸福生活。班组员工对新一年安全工作又有新打算:实现信息化管理开采煤炭,必定解决用人多的不安全的现状;加大无人化采掘工作面投入,矿井“安全高效”建设有保障。
        2012年10月,该矿在加大矿井“e时代”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又一次提出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开采煤炭工作面的投入思路,将斥资一亿多元对2013年煤炭的安全开采投入进行升级规划。
        井下设备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管理,重庆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蒲恒荣对该矿通过30年注重科学发展,加大装备投入,对该矿“六化”管理目标寄予希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人才专业化、安全本质花、文明和谐化;松藻公司总经理李文树对135个班组,2600多名员工寄予“五个一”的希望:行一流管理、聚一流人才、建一流班组、创一流效益、树一流典范。
        矿井实现“e时代”开采煤炭,女工实现在地面替代矿工挖煤炭,安全操作实现零风险,许多员工对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保安全,强化网络监管生产过程,通过网络培养人才促发展,对2013年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不懂网络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不会电脑操作就不是新时代的矿工。
        “人人都会玩鼠标,操控电脑,保安全是当今矿工实现安全工作,健康生活,幸福快乐的终极目标。”采煤621队采煤工潘方强说。
        据了解,2012年,该矿员工年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在网络保安全中,连续8年实现收入8%增长幅度,最高增长幅度达到20%。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学校培养转变到班组培养,员工通过岗位学技术,培养科队、班组人才300多人。
插图说明:
蒲德贵20130107-1:员工使用掌上电脑,实时、动态管理安全现场。
蒲德贵20130107-2:检修工巡视在百万吨采煤工作面。
蒲德贵20130107-3:自动化设备启动班女工监视井下设备运转情况。
蒲德贵20130107-4:安全工作有保障,工作环境更美丽。
蒲德贵20130107-5:工余时间矿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蒲德贵20130107-5:我承诺,为了生命安全我不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