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1|回复: 0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 -----造第一块中国芯

发表于 2008-7-27 21:1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经年以后,我坐着游艇,穿过金门桥,正对着的便是母校伯克利的大门。十年前,就是在这所学校,我拿到了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和经济学硕士三个学位,也成为伯克利建校130余年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科的毕业生。而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在伯克利这样的学校才会发生,这里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有一丝不挂的裸体运动推崇者……它用自己兼容并蓄的开放与活力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告诉他们,一切皆有可能。
  习惯了象牙塔的我曾经以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再清楚不过,就是像很多人一样,一辈子搞科研。直到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日本参加学术会议,却因为回美签证问题不得不滞留日本。
  在等待签证的7天时间里,无所事事的我在东京街头瞎逛。站在银座街区的路边,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离开中国时人们的工资仅有100多元,而有些国家会这么发达?为什么有股市?为什么有产业?穷国、富国、股票、企业、创新……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机器如何运转,国家机器又如何运转……无数的问题一时间充斥了我的大脑。我发现经济才是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学经济学。
  于是,回到伯克利的第二学期,我便开始学习经济学。给我上课的两个老师拿到过诺贝尔奖。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让你有更广阔的眼界,让你敢于用诺贝尔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别人的理论,让你敢于创造自己的理论。
  从伯克利毕业之后,我进入了IBM,在那里让我感觉到技术的魅力与巨大的推动力。后来我在SUN做CPU,我做过的芯片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桌上。
  关于我的回国创业,我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母校伯克利大学的校长田长霖,他不仅给了我三个学位,还鼓励我回国创业,为我做了历史上个人家庭的第一笔风险投资。
  那时候校长很忙,而我只是一名学生,为了找到合适的时间与校长讨论投资的事情,我专程奔赴香港,只为赶着与校长乘同一班飞机返美。在飞机上,我终于说服了田校长。其实田校长在此前从来没有做过风险投资,以他的收入,完全没有必要去做风投这样的事情,以他的地位,只要在硅谷呼吁一下便可应者云集。但针对中国而言,这次风险投资除了国家做一部分投资,我们还要募集社会上的资金,因此,校长个人的投资非常重要,那不仅仅是一笔投资,更代表着田长霖对于中国第一次风险投资的一种认可,对于未来采用一种好的创新机制的认可。
  回首当年,为什么我能响应国家号召回到祖国,造出“中国自己的第一块芯片”?母校伯克利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学校附近,你可以看到百多年前歌颂美国西部精神的文学家杰克·伦敦的茅屋,正是这种精神,带动一个国家今天走向如此发达的阶段。这让我联想到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在西柏坡指挥大战一样的精神。其实,现在中星微的团组织、党组织还会搞组织大家去西柏坡类似的活动等等,这些一般民营企业很少去做的,但是我很注重这种东西。这是中星微打造人才团队的管理机制,这是中星微的中国特色,却也与世界文化一脉相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