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方式对于实际效果很重要——纪律实施的Do’s和Don’ts
×Don’t:讨价还价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与夸奖和鼓励是好的办法,比如幼儿园通常使用的奖励小贴纸的办法。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保持荣誉,再接再厉。但是,我们要谨防事物的另一面——“事后奖励”成为了谈条件或者一种妥协,比如跟他说:“如果你不哭了,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这样做,孩子很快就会掌握了一种叫做“要挟”的技巧。
√Do:坚持原则
确定哪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够在你家发生的,比如给父母起外号、说谎等,以及一旦越界需要承担的后果。把这些公示给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达成一致之后就开始严格执行。
√Do:明确期望
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表现,比如在去公园的路上就告诉他,进公园之前必须和妈妈手拉手,不能乱跑,特别是不能在停车场里乱跑。告诉他可以玩滑梯,但是不能头朝下滑,更不能踩着滑梯往上爬。在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就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发生情况再惩罚效果要好。
×Don’t:惩罚过激
孩子需要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成长。而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不是他的每次过错都必须受到惩罚,公平而恰当的处罚才可以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TIPS:关禁闭——你知道怎么做吗?
孩子犯错之后,让他到空房间里冷静10分钟,比打他5下屁股效果更好。在使用关禁闭这个武器之前,先看看我们的使用说明书。
1、 制定游戏规则。首先要确定什么时候使用这个手段,而且事先确定实施紧闭的地点(这个地点应该是没有玩具,没有伙伴,没有电视机的地方)。空旷的操场、楼梯间的下方、餐厅的一角都可以——不要是一个黑洞洞的房间。
2、 事先发出警告。为了公平起见,你应该在实施惩罚前给孩子一个改正坏行为的机会。告诉他正在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不马上停止,那么就会受到惩罚。
3、 灵活掌握时间。专家认为,禁闭的时间应该和孩子的年龄相对应,对于4岁的孩子,4分钟就足够了。但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再短一些都可以,而有些孩子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应该由父母灵活掌握,一旦孩子表示悔改,就应该解除禁闭了。
4、 用积极的态度帮他进入角色。解除禁闭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提示。不要说“你刚才跟弟弟抢球是很不对的”,而要说“怎么样,准备好和弟弟一起玩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