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传真: 建设美丽班组需要顶层设计
赵华
“建设美丽班组需要顶层设计。我们班虽然被评为采油厂2012年度双文明先进班组,但还存在的不少问题和不足。今年,建设美丽班组,管理水平要再上新台阶就要搞好班组的顶层设计”。1月21日下午,当笔者来到中石化山东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采油一队桩82#接转站,山东省首席技师、站长毕新忠就如何建设美丽班组亮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不能小看了班组规划的制定,要好好地动动脑子,好好地进行设计、谋划,不能木偶似的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更不能随波逐流。
“经过集思广益,我们制定出了美丽班组建设规划,今天早上队上已批准了的规划”,毕新忠向笔者展示了规划的具体内容,介绍班组的“顶层设计”:“一人一策”培训提素、创新驱动提档升级、风险管理夯实本质安全基础,实现中石化集团公司“五星级站库”的目标。
“一人一策”培训提素。毕新忠告诉笔者,班组现有职工14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特别几名新员工参加工作只有半年,技能素质较差。因此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搞好员工技能培训。具体地说,要推动“三景”培训法,“远景学工艺”、“近景学结构”,“动景学标准”。即从长计议学习生产设备工艺,了解工艺原理;着眼当前学好设备结构,摸清设备脾气;立足日常工作学习设备工艺的操作规范和标准,达到熟练、规范操作的标准。在培训方式上制定“一人一策”培训计划,采用“一带一”、“多人带一”师带徒方式,由原来的“一带一”到团队带徒,完善员工知识结构。培训内容上要分三个层级、五个层次,三个层级为指导老师层级、操作人员层级、新员工层级。五个层次为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五个层次,实行差异化培训。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全年培养高级工、中级工各两名,工人技师两名。
创新驱动提档升级。就是通过创新驱动把生产管理中的“难点”变成“亮点”,把生产过程中的“高耗点”变成“降耗点”,实现管理升级、节能降耗。毕新忠指出,一直以来,阀门丝杠锈蚀导致渗漏,成为制约管理水平上升的难题。最近,员工们摸索出了“管理三法”。第一法是“丝杠对中法”,通过定期调整龙骨架,促使丝杠居中,使丝杠密封受力均匀;第二法是“丝杠光洁度处理法”,根据丝杠麻点大小,采用50-100目砂纸打磨,减少丝杠麻点对盘根的损伤;第三法是“丝杠曲度校正法”,对弯曲的丝杠进行校正,对弯曲度偏大的进行更换,延长盘根使用寿命。通过推广三法,大大减少阀门渗漏,从而消除“跑冒滴漏”,使原来的管理难点成为管理亮点。
随着油田开发的延长,老化油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费用持续增加。近日,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三最佳处理法”。一是最佳分水器界面监控法,制定合理的界面调整区间,达到分水器最佳油水分离效果,减少原油损失;二是最佳加药法,根据老化油处理情况摸索最佳加药量和加药点,实现加油少、处理好的效果。三是最佳升温法,摸索和确定最佳原油处理温度,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通过三法的配套实施,实现由原来的“高耗点”成为“降耗点”,降低整体能耗水平。
风险管理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毕新忠强调指出,无论是“海恩法则”还是“墨菲定律”,都隐含了“预则立”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事出有因的,都有征兆可查,只要坚持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预先设防,就能够防患于未然。因此,要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分析出发,分析油气接转站事故风险和导致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安全生产从“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转变到“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上来。通过加强油气接转站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监控预警,加强应急管理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事故处置能力。具体措施为:首先通过加强隐患查找和隐患整改,让隐患无藏身之地,推广应用安全互锁装置,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致引发事故;其次,通过开展设备工艺流程风险评估,开展管线测厚等措施,及时进行设备消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抢险能力和自救、互救、逃生能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美丽班组建设的顶层设计得到了大伙的拥护和队上的支持,我们可以甩着膀子干了!”毕新忠最后加重语气说。
“我们‘毕大师’是谋定而动。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干有目标,做有方向,建设美丽班组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一直在旁的副站长游春泽与毕站长击掌相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