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5年,100岁的周有光出版了《百岁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闻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贝集》。迄今为止,他仍然笔耕不辍。著名诗人邵燕祥说,周先生是当代难得的智者、仁者和勇者。周先生的夫人张允和,是沈从文先生夫人张兆和的二姐。(新华视点1月13日)
活到老,学到老,周有光老人是知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应该向周老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真的不能停下来,一刻也不能停下来,否则,就要落后,就要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甚至望尘莫及。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日益丰富,走向自我完善。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你处在什么岗位,我们都需要学习,离不开学习。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笔者是一名高校教师,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教育学生,传授知识,如果自己不学习,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就要误人子弟。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注定了终生要与书为伴。然而,这个简单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在一些学校,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勤于学习,勇于进取,追求进步的,但也确有少数教师工作敷衍塞责,放松学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下班后,他们很少坐下来,静下来,认真地读一二本书,思考几个问题,探讨一下学问。而是热衷于网游、打牌、玩麻将、喝酒、聊天。笔者不知他们面对周有光老人,该作何感想。
周有光老人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贡献突出,被著名诗人邵燕祥称为当代难得的智者、仁者和勇者,我想,这一定与周老一生的勤奋耕耘分不开。周老百岁以后,在短短几年内连续出版了三部著作。三部著作,这需要拥有多少知识,需要阅读多少书籍,需要耗费多少心血,需要牺牲多少休息时间啊!笔者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也算是一个勤奋者,业余时间就喜欢读读书、上上网、写写文章,除了偶尔看看电视放松一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爱好。笔者在近几年也出过几本书,自知出书的艰辛和不易,尤其要出高质量的精品书更加不易。因此对于周老,笔者除了感动,就是敬佩。
读书、教书、写书,大致构成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内容。读书是前提,是基础,不读书,没有渊博的学识,就无法教书,更谈不上写书。显然,读书最重要。无论读书、教书还是写书,都需要勤奋,需要刻苦,需要学习。学习精神最可贵。教师的工作需要学习,教师的成长需要学习,教师的发展需要学习。做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从重视读书学习开始,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
学无止境。周老百岁以后连出三本书,仍然笔耕不辍,周老的勤奋耕耘和执着学习精神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自愧不如。读书丰富人生,知识创造未来。让我们向周老学习,带头读书,带头做学问,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为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