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6|回复: 10

[新年征文] 过    年

发表于 2013-1-16 10:11: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李新宇


    现在对年的感觉是越来越淡了,就连孩子也不是那么的盼望了。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小的时候盼过年,主要是因为只有那几天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美味佳肴,可以买鞭炮,可以看只有过年才有的秧歌。特别是那时的衣服都是请人做的,所以样式肯定是与众不同。还有是因为住在北方,一到冬天就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所以都是过年时,大人们才会费尽心机弄些来,感觉特别珍贵。说道小孩喜欢的鞭炮更是按个数,论个放,而且要节约放到十五。之所以还关注秧歌,是因为那时还没电视,而秧歌完全就充当了春晚的角色。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不关注过年是因为他天天都觉得同过年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过年的时侯人相对多一些,可以得些压岁钱,可以玩个通宵没人管。
    是呀,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就买肯定不能亏了自己这张嘴。想穿就穿,从来不因为这些赶个时间。去了吃穿,聚会的时间更多,法定假日的增多几乎让家里人隔三差五就聚一次,已经早没了陌生感。所以按照老黄历大年初一去各位邻居家拜年的习俗早就搁浅了。
    实际上我还是更怀念那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的。
    说起年,不能不说的就是电视了。那时侯家里有台电视恐怕得让人羡慕死,我看的第一眼电视还是在我同学家,因为屋里太挤,只能趴在他家的窗户往里看,他们家大大的客厅里,就是因为摆了台小黑白电视,竟变得小小的,左邻右舍几乎是自备板凳到他家去看电视,那时候电视里哪有什么电视广告、新闻之类的,几乎是一部电视剧连续放,我看的第一部剧就是《敌营十八年》,那个上瘾啊,看着看着就发现同学家的态度似乎有些改变了,由热情到狂燥,后来干脆把电视一闭说有事要出门,实际上就是下逐客令了,小孩子哪知道深浅,还是大人们“机敏果断”,把我们连拖带拽的从那充满诱惑的屏幕前拖走,之后还狠狠地告戒我们以后不要这么“不懂羞耻”。看到他们的愤怒,我们只是觉得可笑,有什么可羞耻的呢?
    再后来,恐怕大人们觉得确实不能这样了,而且那个电视对他们同样充满着诱惑,不久我家也有了台黑白电视,而且标准竟然比我同学家的要大,那是年前大人拖关系才买来的,于是我家也出现了同同学家一样的状况,每天来的人很多,而且电视不完不散,正是那时我才一口气看了《姿三四郎》、《排球女将》、《大西洋里来的人》等等、等等,再后来有电视的人家越来越多,可能是大家谁也不想光在别人家过瘾吧,而且电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还有的家将茶色玻璃放在电视机前面,充当彩色电视机,不管怎样,有了电视后,室外活动几乎少了很多,也很少在漆黑的夜中,提着灯笼挨家跑了,总是剁在冒着热乎乎蒸汽的屋里,肆无忌惮地同大人一起看那些还不太懂,但又吸引人的电视剧,直到《射雕英雄传》后,简直是万人空巷,此后《霍元甲》、《陈真》系列更是影响了我的学业。
    现在想起来为什么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恐怕这电视也逃不了干系,现在一到过年就炒春晚,我想还是大家在怀念那些时光,可是春晚已经不是救世主,所以总是越炒骂声越多,是老百姓的口味提高了吗?我想过多的还是老百姓精神世界太空虚了,他们缺少了快乐,所以就增加了怨恨。
    今年这个年又要到了,大家都在合计着怎样过个快乐年,圈子里弄个比赛,也是为了图个喜庆。而我呢还要在这个年里忙着串门,就这么几天热闹的时间,怎么也得不醉不归几回,我现在盼的,或许就剩下亲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0:50:55 | 查看全部
新年旧年对比中看发展变化,一杯香茗中品评时代变迁,变化的是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不变的是心如皓月常护持!

好文。

感谢李老师对新年征文活动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0:53:20 | 查看全部
李老师的文章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我也深有同感,过年的年味太淡了,怀念儿时的“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3:51 | 查看全部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应该的,支持平台活动,也结交友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4:19 | 查看全部

回 2楼(鸿雁) 的帖子

是呀,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15:15:34 | 查看全部
年味很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15:22:46 | 查看全部
我们村里有第一台电视时,正在演《霍元甲》,他家的院子里挤进去得百十口子人,观众还包括邻村里的。他家经常丢凳子,后来会从柴火垛里找出来。那时候农村电也不正常,他家就买了电瓶,招来的人更多了。其实人家也烦,但关不住大门呀!乡里乡亲的,谁也拉不下这个面子。
终于有一次,在卖完一车棉花时,母亲狠狠心,买了一台14寸的泰山牌黑白电视,砍了一棵榆树做天线,结束了去外村及邻居家去看电视的历史。
那时候节目少,从早晨7点多就打开电视等着,直到八点多才有节目,此前不知道拧了几遍了,就是没台,听着音乐也等。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9:11:34 | 查看全部

回 5楼(baihuahe) 的帖子

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9:13:33 | 查看全部

回 6楼(和谐兴隆1971) 的帖子

是呀,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那时候物质是极度匮乏的,可是那时一点都不缺快乐,现在物质丰富极了,可是快乐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16:45:24 | 查看全部
儿时的年总是让人留恋和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