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7 09:29:36
|
查看全部
听完这话,还是端了念想回家抱着gapyear哭一场吧,完了抹干眼泪还得继续投简历呢。)
准确规划+表达技巧,反败为胜
这么一看,减分减得如此惨绝人寰,难道还不让人gapyear了吗?!其实负面影响也没那么让人绝望,关键还得看你怎么用,技巧到位说不定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成求职亮点。
1.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要盲目gapyear。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合伙人曹子祥评价道:“对很多大学生来说,给自己一个适应社会的过渡也没什么不好,在很多发达国家,gap year也很流行。但关键是,你得在这段过渡期有个明确的职业方向,用空白出的时间强化自己,而不是当做逃避社会的出口,一味闲散玩乐混日子。”
更何况现在多数人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理想的求职方向,可能学医的其实想做记者,学小语种的想当律师。那正好在毕业后沉下心来,恶补相关的知识和证件,待你出关那天,就摇身一变成了懂医术的记者,会讲阿拉伯语的律师,牛逼气质昭然若揭。
2.讲述gap经历的时候巧妙地把HR需要的能力反映出来。“做事认真有计划、目的性强、逻辑性强、应变能力、危机处理……”曹子祥说,这些都是H R招人的加分选项。想打动他们的心,就得把这些点埋到自己的故事里。如果花了一年时间去旅游,不能纯粹只讲风景多么美、自己的眼界多么得到了开拓、灵魂得到了多大的升华这种空话,得提出旅游时发生的典型案例,比如途经某个城镇时钱包被偷,自己身无分文短时间聚财解决住行问题事件……诸如此类。关键就是要抓住H R的需求,将故事里的标签贴得稳准狠,让人知道你是一个有决策力、行动力,见识、智商都很优秀的人才,即使没有工作经验,H R也不会当即否决,说不定还会考虑雇你一试。
总之,无论你是否有gap year的打算或者已经在进行中,综合各位职场专家的说法,对自己有一份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才是正经事。绝对不能把gap year当做麻痹自己、逃避社会的出口,这条路毕竟太短,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