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擎起80后青年班组长的一面旗
——记神火集团炭素厂劳动模范、青年班组长田亚
作者:安俊伟
田亚,神火集团炭素厂焙烧一车间一名普普通通的班组长,与其他班组长不同的是,这个现年只有25岁的小伙子不仅踏实肯干,在班组管理上更是一把好手,尤其2012年以来,他紧贴企业复杂形势,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务实创新为基点,扎实开展班组指标创先争优竞赛和岗位精细化管理活动,带领全班人员同吃苦、共奋斗、打硬仗、渡难关,取得了诸如“优秀安全标准化班组”、“指标创先争优优胜班组”等殊荣,个人也摘得了年终“劳动模范”的花环。
抓“双创” 重“双述” 建安全型班组
自神火集团“双创”工作开展以来,炭素厂及时下发了《关于创建“安全标准化班组”及“安全管理规范化车间”的实施方案》,一向抓班组安全出了名的田亚如获至宝,在吃透了《实施方案》精神后,第一时间在班前会上进行了传达、学习,一场全员学规程、全员查隐患、全员大整改的活动在该班组拉开了帷幕,并迅速在班组内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在查隐患、大整改阶段活动中,他组织班组岗位工积极开展自查活动,并做到整改率100%,多次受到车间及厂里的表扬,在厂和公司的多次“双创”验收中,他带领的运行甲班总能一次性通过,2012年10月份,该班组还获得了公司“优秀安全标准化班组”称号。
“真的很感谢田班长,不是田班长不厌其烦的教我,我小学都没读完,怎么可能把岗位描述描述的这么流利。”现年46岁的清块工赵永刚如是说。的确,“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品牌活动在铝电公司开展之初,田亚就将“双述”工作作为平时班组考核的标准之一,在当班期间,他会不定时的对班组人员进行“双述”抽查,针对类似赵永刚学历低而且又是年长的员工,他总是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的教,直到他自己觉得达标为准。
控成本 增效益 建节约型班组
“2012年以来,公司继续经受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做为下属单位的一个班长,我必须想方设法控本提效,把班组的各项指标降到最低点。”田亚说。
自该厂“节支降耗 挖潜增效 控亏减亏”大会战活动以来,他积极投入其中,通过强化班组管理,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煤焦油和辅材消耗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近几个月的班组指标竞赛表中可以看到,他带领的运行甲班连续3个月在该车间4个运行班中综合排名第一。
一是在提高产品合格率上,他严把生块入口关,做到每批生块都会亲自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因生块不达标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在装炉过程中,他要求班组人员必须先将大块料挑拣出来,然后再将料均匀铺平,使其保持在工艺控制范围之内,防止鼓包、掉角、掉棱块的产生,针对焙烧炉室老化变形现象,他紧盯行车工操作,及时进行个块调节,使炭块与炉室两侧的火道墙壁保持适中距离,从而提高了熟块的合格率。
二是在降低煤焦油消耗上,他加强了对调温工在操作过程中的监督力度,要求调温工必须保持火道温度与调温规定温度相符,除此,他还注重炉面的密封效果,发现有漏风漏气等现象,及时进行整改和维护,他还要求班组员工要不间断的观察探火孔烟气变化情况,根据情况及时对负压进行调节,合理控制挥发分的走势,使其充分燃烧,达到降低煤焦油单耗的目的,在他的严管下,煤焦油由年初的75kg/吨降低到现在的70kg/吨,连续3个月创车间最优水平。
三是在降低辅材消耗上,他狠抓班组管理,将移炉用的塑料薄膜、填碗用的锯末、编组用的纸板等辅材落实到专人,采取使用量与个人绩效挂钩的方式,一段时间下来,纸板从每月使用500余张下降到300余张,塑料薄膜从每月90余公斤下降到30余公斤,锯末的使用量也相应的减少,11月份,他取得了辅材和动力单耗分别比计划节约27%和17.7%的好成绩,让其他班组羡慕不已。
盯现场 严管理 建清洁型班组
提起田亚对现场环境的管理,他所在车间班子成员都以一个“严”字概括,说他敢从自身“开刀”,以此为标榜来警示班组人员。
前段时间,因公司形势所需,田亚将主要精力调整到抓安全、控指标上,班组人员也一时忽略了对现场环境的防控,为此,车间主任多次在班长例会上点到他,受到批评后,他将现场按区域一一划分给个人,并将最难打扫的一块留给了自己,在班前会上宣布区域划分后,他直接找到分管现场的车间领导,要求按照现场管理规定对自己下发通报并进行经济处罚,他还在班前会上专门开展了自我批评。事后,田亚说:“我当时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没想到这一举动还真起了作用,现在每次当班大家都很自觉的打扫划分的区域,这几个月我们班一直是车间的现场红旗单位哩!”。
说起现场管理,田亚还结合实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现场管理法,即“一查、二整、三清、四无、五不漏”管理法,“一查”即每次接班后要把现场巡视检查一遍,“二整”即员工衣着要整齐、炉面铺料要平整,“三清”即地面、设备、门窗要清洁,“四无”即无积灰、无松动、无油污、无杂物,“五不漏”即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不漏水、不漏料,他的这套管理法,有效促进了现场质量的提高,不仅作为考核班组员工的条款,更成为了其他班组学习的“法宝”。
炭素厂副厂长孟伟评价田亚说,作为一个80后青年,田亚经历了炭素厂人才培养的路径,即“大学生进厂后,先分配到一线学技术、学工艺,再晋升到班组长,然后逐级提升”,从目前来看,作为青年班长的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善于钻研、管理,已经成为炭素厂众多班组长中的佼佼者,广大青年员工,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向田亚一样俯下身子,踏实肯干,终会在炭素厂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