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去年集团‘百佳’班组没评上,今年我们要把它再争回来?”1月19日,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采煤1队生产1班副班长李克云在等候人车时,向班长提出了自己的打算,让接手班组不到1年的罗世兵陷入了沉思。
前两年,班组拿奖拿得手软,让其他班组眼馋。蝉联2010年、2011年集团“百佳”班组,班长李克强2次到市里面领取荣誉。去年5月20日,班长李克强曾作为集团唯一的优秀班组长代表,参加了在太原煤气化集团召开的“煤炭行业班组长素质提升工程”研讨会,让全班组员工风光了一把。那时候,班组团结的就像一家人,原煤产量月月排第一、组员无受伤。
回想自己接手这大半年,就像母鸡下了软蛋,最窝火的是,自从李克强当上了副队长,班组啥荣誉都没捞着。原以为自己从副班长升为了班长,组员必定要买账,哪知自己却接手了一个烫手的山药。
接手的第一个月,原煤产量被生产3班超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扣分多,工资比前几个月少了一大截。在月底召开的班务会上,就因为出勤工分有争论,弄得本应该开完会就一起聚餐,结果组员带着情绪不欢而散。
接下来的几个月,因工作面煤炭变硬,打一个班的风镐,熟手都震得手酸、虎口发麻,大部分人不愿意去碛头。班组继续实行梯级奖励配分制度进行梯级评分,拉大了风镐手与辅助人员的差距,辅助人员不买账,也没人提建议该如何评分,组员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减弱。爱找自己说话的少了,生产任务被其他两个班超越的次数常见了,争着学技能的减少了,偷偷在旁边看热闹的增加了。
这个班组不好带,罗世兵渐渐地找到了原因:“原以为优秀的班组换‘帅’不会有影响,自己没有融入,不站在组员的角度想问题,导致大家心没有往一处想,劲没有往一处使,班组不团结,组员必然不买账。”
新年一开始,班组将搬家到条件稍好一些的S1853工作面,但路途远,用在上班途中的时间就超过2个小时。“今年不能再下软蛋!”罗世兵将班委召集在一起,商量着把1月份的工作安排作了调整。决定由骨干轮流带徒弟到碛头教打风镐,争取下个月就能让徒弟单独操作。给一些奖励工分,每班让机车司机和跟车员在空闲的时候,帮助溜子司机收浮煤和整治大巷的安全质量小问题。
19天过去了,生产1班的原煤产量至今保持领先,组员的出勤率比其他班组高了。有人建议希望搞培训,提高组员操作行为规范,减少员工受伤。罗世兵也为班组打起了小算盘:这个月到组员家里开班务会,再把李队副请上,把他那些金点子全‘淘’出来,争取今年就能再当上集团的“百佳”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