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2|回复: 0

[原创] 电脑情怀

发表于 2013-1-20 21:59: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脑情怀                                                         

                     
栖云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电脑在各行各业机关单位的办公桌上露脸,它把高效便捷神奇的办公效率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就纷纷预言到二十世纪,人人的生活中就不能没有电脑。那时候不懂电脑,不实用电脑的人才是真正的文盲。因为电脑的流行,微机培训班也就很盛行火红。我那时在海石湾上班,常看到那里的大街小巷,墙壁电杆甚至楼道厕所里都能看到此类广告。我们朋友相谝到电脑时,在认同当时人们预见的同时,也在梦想将来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拓展,人人拥有电脑,家家皆有网线。到那时,我的条件好转一定要置一台电脑业余时间坐在前面,网上写作,网上交友学习网发邮件等等。                                 

几年后,在减员增效的浪潮中,我们农民轮换工又成为减员的牺牲品,我只好回到家乡去一家建材企业打工。在那期间我常采写新闻稿件给当地的新闻媒体,所有的稿件必须用信封从邮局发出,认识的几位文友都在机关单位上班,他们就开始用单位的电脑往编辑部发稿了。我目睹到他们把采写的素材在电脑上边输边改,几分钟就敲定。然后足不出户通过电子邮件就给几家媒体同时发出。然我们乡村的土记们却要修修改改,要誊写几封每封须得一元的费用,然后走几里路到镇子上的邮局去发,几天后才冉冉到达编辑部。就这样有许多新闻因为路途上的耽误而错过时效,常让编辑委婉叹息,这也是我们土记发稿率上不去的原因。几次在宣传部召开的会议上,有好心的编辑建议我用网络上的电子邮箱发稿。当听到我们汗颜地讲叙用不起电脑,也就默言了。                                                                  

这时,我也有点自卑,也自感彷徨,面对投稿想到电脑时。也感到时代的浪潮扑腾一下把我打远了,时代的车轮弛的太快,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我们不觉意间就落伍的很远,成为另一类文盲。不能与时俱进,难道我们的思想意识落后?电脑,我的所爱,我不排斥,此时它也没九十年代初那么昂贵,可是我不敢问津,买不起也!是用不起!在县府企业的一些通讯员已经对电脑熟练如钱孔倒油,而我们农村的通讯员却连键盘都不认识。那时我也有过购置电脑的想法,不过是想罢了。因为我的收入连家庭都不够花,一月工资和几十元的稿酬不要提糊口,连网费都不够缴。况且报社有时竟然忘记付酬,很多时候我们通讯员采写的稿件见报,还不如提供信息所付的费高,所挣得工资根本无法去养它 。写稿也成不了我的主业,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我只好慢慢地减少写稿,到后来同许多通讯员一样,因为信件邮出的稿子用稿愈来愈低而自我淘汰。其实我是热爱新闻的,也重视新闻的,也有一颗宣传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热心肠,有把农村的的可喜变化和农民的喜乐哀愁反映出去的强烈愿望。                                                                                             

后来我就针对副刊稿件的时效性长,写副刊的人相对少,副刊稿件并不怕路途耽搁几天就过期。不过副刊要求高且省城作家如云多往报纸的副刊上挤稿,我的稿件见报率就很低。一年见报就是二三篇。当时我很有信心,这样我既僻开没电脑的不利。虽然稿费也没有了,一年三五篇却足以证明我在坚持而没有放弃。有时我也梦想那推陈出新价格从几万降到几千的各类电脑,但只能想想吧。现实的冷水将我的头脑冰凌的无法发烧。多少年来我总跻身在卑贱的,被诮淡甚至被盘剥的农民工的行列。说起写作,只能让我汗颜,甚至是感到侮辱,几乎有点看三级片的感受了,而非荣耀的事。纵然政府日益重视农民工,逐渐提高农民工的待遇,然欠薪和低薪乃是我的永恒。我明白写作和电脑是无法改变我的身份和命运,就在二十世纪高消费的时代,我们做苦工每月还不足千元的工资,不如一些城市居民吃的的低保,面对这现实敢想电脑?还不知天高地厚?有何颜面谈写作?                                                   

每每想到自己十余年的写作历程和那明明灭灭的电脑梦时,就不由想起村里人说的一句话“秀才的身子叫花子的命”。如果我不爱好写作,同村里其他的农民一样,就不想电脑,它无用呀!如果我写稿写的出类拔萃,皆是时代的精品,我添置电脑也很容易。然自己的写作就像农民种出的粮食五谷永远买的是低价,有时连成本都找不回。(当今农民种粮食的确如此 )却还痴心不已。对农民来说年到四十大局已定,发展成型,体力透支,然对写作来说却是刚刚入门,我相信如果有好的环境有利于写作,我的写作水平乃有潜可挖,还有值的飞跃!可是生活的砥石将我的棱角磨平,繁琐和忙碌无情第挤占我的生命,不断丢失的信件打击我的热忱,写作,我能坚持多久?就这样我也頽唐了。                                                                                                

零六年开始我又打工到徽县洛坝沟里,这地方素有陇上江南之称,气候温润风景也秀美。当地人淳朴实在,少商业气息而多儒雅之风,就连厂矿企业尽是一股文雅之清风,厂报期刊家家设有,让业余爱好写作者尽显才华。我受其风之薰,感身边文友的鼓励拿起久搁之笔坚持写点小文一是童蒙之学不至于忘记,再则消遣时光打发寂寞。有时细阅稿之中有一二适于外面的报纸上一试。当我到邮局买邮票,工作人员仰面问“重要吗?平信丢失不管!”并诮言“现在谁还写信”。

过了数月不见稿子刊用,电话一查,已二三月的时间还没到编辑部,好像是在环球旅行!好心的编辑老师就意味深长地说你用电子邮件发吧,因为编辑部也是无纸化办公了。我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预言,不懂电脑的人是真正的文盲。哎,电脑让我尴尬,让我愁!也让我感到在文学写作的路上寸步难行于是,咬咬牙,恨恨地说明天去买一台吧!
(周廷海)                                               

2010-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