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0|回复: 9

新工为何都愿去精梳班?

发表于 2013-1-21 21:26: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工为何都愿去精梳班?

邢承木

    “精梳班定员已经满了,把你安排到其他班组可以吗?”“说实话,我就是冲着精梳班班长刘丽风来的,最好能安排我去精梳班。”121日,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混纺车间办公室里来了一名报名的新工。让笔者感到奇怪的是,这名新工也指明非要去班长是刘丽风的精梳班,别的班不愿去。近几天,这样的事已出现了七八次。但精梳班定员12人,已经满员了。后来,经过刘丽风劝导,他们才去了其他班。

    “刘丽风使了啥魔法,为啥新工都愿去精梳班?”“魔法倒没有,主要是她招工有一套。”说到刘丽风招工,混纺车间主任杜俊赞不绝口。刘丽风原是该公司环纺车间精梳班班长,笔者在班组天地报道过她俩次(995期《山东流云精梳班:通勤车成“流动阅览室”》、1091期《三成职工未戴耳塞》)。元旦期间,该公司新建的3万锭混纺车间试车投产,车间主任向公司点名要人,把刘丽风从环纺车间给挖了过来。

    新车间能否顺利投产,招齐新工是关键。为了尽快招齐员工,各班展开了招工竞赛。没想到精梳班长刘丽风在管理上有一套,在招工上也不含糊。网络招工,张贴招工,亲情招工,多招齐下,20天时间就为车间推荐和招聘了40多名新工。她班是车间第一个招齐的。

  白天,刘丽风在岗位上忙碌。晚上,她会准时出现在网上。她的网名是“丝丝温情”。齐鲁人才网、淄博信息港、高青人才网,是她每晚都要登录的网站,这些网站上都有她发布的招聘信息。她真诚质朴的语言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很多应聘者慕名而来。职工辛海珍是滨州市博兴县人,家离流云公司100多公里。12日,她在淄博信息港的“人才招聘”栏里浏览招聘信息,找寻工作机会,不经意间看到了刘丽风留下的招聘信息,随后她打通了刘丽风在网上留下的手机号,简短的谈话后她被刘丽风的真诚所打动,第二天辛海珍如期来到流云应聘。刘丽风亲自带她去报名登记,安排宿舍,领取生活用品,请示车间后把她安排到了自己班当值车工。经过十多天一起工作生活,辛海珍更感班长人好,热心肠,又先后介绍了自己的两名同学来车间工作,也都安排在了精梳班。

    为了让更多找工作的人了解流云,走进流云,刘丽风利用下班时间,把公司的招聘启事张贴到了城区和城郊各个小区的宣传栏里。无论走到哪儿,她总要随身带上几张招聘启事,遇到人多的地方她就发两张,或者让亲戚朋友推荐介绍。中间还闹了几次误会,有的小区门卫认为她是贴小广告的,不让她进去。了解到她是在给正儿八经的公司招工,门卫不但放她进去,还帮着她贴招聘启事。

    平时刘丽风与同事相处融洽,乐于帮员工分担苦恼,排解困惑。班里的吴雪英是陕西人,今年24岁,对象是气纺车间的,元旦期间结的婚。吴雪英结婚时,她父母由于家中有事,路途遥远来不了,婚事是刘丽风带领班上的姐妹们给操办的。虽然父母没来,但婚礼班办得热热闹闹。对此,吴雪英始终感激在心,别人提到刘丽风时,她总会称赞道:“俺们班长人很好,开朗热情,总喜欢帮别人排忧解难,和她一起工作很舒心,很快乐。有合适的,俺一定介绍到流云来上班。”

    刘丽风把人招来了,没想到麻烦事也来了。一些新工只认她的精梳班,别的班不愿去。但精梳班人已经满员了。俗话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刘丽风都耐心耐导,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在同一个车间,天天见面,有啥事找她保证有求必帮。经过她的劝导,新工们既来之则安之,都安心地投入了工作。这不,今天来的这名新工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果然,经过刘丽风一番推心置腹地劝导,轻松“拿”下了,高高兴兴地去并条班报到了。
   
    笔者感言:现在,很多企业出现“招工难”,如果都像刘丽风一样以厂为家,心里时时装着企业,事事为企业着想,把职工当亲人,招工难的状况也许能有限缓解或迎刃而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21:44:25 | 查看全部
看样子榜样的力量还是无穷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21:52:41 | 查看全部
说道   俩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23:41:00 | 查看全部
榜样的力量当然无穷啦。邢老师,我有个见,“不行算了,我们再等等吧”这个似乎让人感觉这个班可上不可上的,等的期间职工干嘛?玩着?旷工?会让要感觉到劳动纪律涣散。

所以我觉得这类话要思考一下,不轻易这样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0:12:3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cmfrjtly于2013-01-21 23:41发表的  :
榜样的力量当然无穷啦。邢老师,我有个见,“不行算了,我们再等等吧”这个似乎让人感觉这个班可上不可上的,等的期间职工干嘛?玩着?旷工?会让要感觉到劳动纪律涣散。

所以我觉得这类话要思考一下,不轻易这样讲。

谢谢罗老师指点,改了一下,看看改的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0:15: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微笑生活于2013-01-21 21:52发表的  :
说道   俩次

写得粗心马虎,谢谢段老师指点。已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00:20:19 | 查看全部

回 4楼(邢承木) 的帖子

对了嘛,这样就巴适多了,改后,读者就不会对你企业的管理产生歧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0:18:24 | 查看全部
感觉与主题不是很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02:26:02 | 查看全部
张建言之有理,这不是班组最新颖的管理方式,我有一篇就主动放弃了,也是出现这样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7:52:40 | 查看全部

回 8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