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1|回复: 1

“拼命三郎”何晓明

发表于 2013-1-22 14:48: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兖煤菏泽能化公司赵楼矿,有这样一位职工:他主动放弃本部矿井的优厚待遇,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对外开发的号召,毫不犹豫地到赵楼矿支援生产建设;由于是新建矿井,在单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有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就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在班上出现异常情况时,无论什么时间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他就是被矿上干部职工亲切地称为“拼命三郎”的运转队主井井筒维修班班长何晓明。

2008年,何晓明来到建设中的赵楼矿,与本部的各种优越条件相比,这里缺少完善的设施,衣食住行都十分不方便,心理落差大是他面对的首要难题。而且工作环境高温高湿,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刚来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离家的乡愁,使这个任何困难都吓不倒的七尺男儿流下了眼泪。更让他感到困难的是,以往所熟悉的传统提升专业技术根本用不上,这里急需的是全自动化控制、精细化检修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他来说都是如此陌生。他暗自下定决心,既然来了,就干出个样子来。

他迅速找齐了主井提升系统的所有技术资料,从头开始研读。哪怕是最难啃的外文资料,他都利用一切机会向技术人员请教,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自动化专业知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对着实物进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晓明很快便理清了整个主井提升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随后他又主持编写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检修程序和作业标准,手把手地带领全班职工进行学习,经过一次次现场实践,人人都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他对工作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名职工,成为职工眼中学习的楷模。2010年春节期间,正赶上主井更换首绳,为确保换绳工作的顺利进行,何晓明根本顾不上与家人的团聚,时刻盯在工作现场,在更换主井首绳的工具和材料旁,认真编制换绳的作业方案。这是建矿以来第一次更换主井首绳,无经验可用,他把各个细节都进行了总结,设计了详细的应对方案。他上到高达70米的主井塔顶检修各个系统,下到千米深井底的机槽里作业,哪里急、难就冲在哪里,整整连续作业20个小时。主井首绳更换顺利结束,他却累得瘫坐在了地上。

赵楼矿主井提升系统选用的是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提升设备,每秒达13.9米的高速运转,近千米的提升高度,数百个衔接紧密的运行环节,稍有超过毫米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身为主井井筒维修班班长的他深感责任之重大,丝毫不敢怠慢,时刻待命。主井提升系统发生故障时,只要队里的一个电话,他总会第一时间冲到现场,以最快的时间进行故障处理。对此,班里的职工形容他睡觉都是睁着一只眼。

“是党员就要时刻冲在安全生产第一线!”这是何晓明给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在运转队里,谁都知道何晓明有两件宝:一是游标卡尺,一是安全带。上班,他必先带在身上。由于井筒涌水量大,造成井筒装备、钢丝绳以及罐笼锈蚀严重,给检修任务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每天例行检修,从井上到井底,井筒的主罐道、罐道梁、稳定罐道、装卸载系统……多达30余个运行环节,他早已形成了职业反应:瞪圆着“双眼”观察测量,侧起“双耳”辨识声音,随手记录下检修数据,发现问题,马上动手修正,然后再测量是否合格。任何一样工作,他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设计了一整套全新的严密检测和保养工作标准,使主井提升钢丝绳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运行状态,为全矿按计划实现正式投产立下了大功;他带头组织尾绳保护装置改造、装载给煤系统可视化、主井井口检修平台设计及安装等各类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大大小小多达50余个,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被集团公司、赵楼矿授予“优秀班组长”、“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去年7月又被集团公司评为艰苦创业“十佳优秀共产党员”。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荣誉,何晓明没有丝毫放松,他说,让他感到的是更大的责任和动力……。(来源:兖矿集团网  赵 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0:04:22 | 查看全部
榜样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