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4 19:48:32
|
查看全部
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所留住的人能留多长时间,做出比较清晰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将会切实地影响到我们管理工作的绩效。
检修·笔记
我从前用过的或正准备实施的留人办法有哪些?
人留下了,事没完
前面我们提到过,柳依无力解决好促使屈佳离开的两个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新的原因,只要这两个问题存在,屈佳随时都可能再次提出辞职(事实上,屈佳在决定留下一个多月后,最终还是离开了鼎新公司)。
如果我们面临柳依的问题,在留下屈佳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1.总经理和中层没有节制的情谊,只会害了中层,也害了自己。
对于那些妨碍要留之人继续留下去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能力解决或改善,就要继续努力。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可能不仅要使某个人继续留下去,而且要改善值得留住的下属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以留下更多应该留住的人才。
当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为了挽留某个人而去打破一批人的游戏规则,进而去破坏企业固有生态的事情上,管理者们要格外慎重。比如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就大可不必因为想让某个人留下来工作,急匆匆地改变家族企业的性质,而对作为股东的大舅子、小姨子的利益指手画脚。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管理者要懂得计算为这个人改变的成本和寻找其继任者的成本,如果我们的努力主要是为了这个人,而不能让部门、企业内部的人才的生存环境更好,也不能让自己的组织因此而得到提升,而且留住这个人的成本还挺高,那么,放弃这个人,才是更好的选择。
2.寻找、培养、考察继任者。
如果我们留住某个人的代价太大,或认为这个人即便会留下来,继续待下去的时间不会太长,而我们又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人的话,于公于私,暗地寻找继任者,才是更适宜的做法。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无法在企业内部选拔出继任者,就涉及到招聘。但无论是招聘,还是内部选拔,都可能需要培养,还需要考察其品德和业务能力,比如,能否胜任岗位,能否对企业忠诚等。
3.将留下之人的个人事业纳入企业的整体事业体系,甚至有必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个人的价值。
在企业中从事销售的员工都会掌握一定的客户资源,甚至是关系重大的大客户资源,一旦他们辞职离开,公司就需要与他们的客户"接上火",并尽快培养这些客户所能够认同的"新人",而不是让这些"认人"的客户跟着辞职的员工走,或者就此散失。
而如果我们暂时挽留下来的人,在相关业务的素养和技能上有所特长,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继续待下去的时间,让这些素养和技能通过传、帮、带及资料编写等渠道,转变为部门及企业内部更多的人的本领,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