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庆采油四厂一矿杏一联合站,是各类荣誉和奖项的“搬运工”,他们获得的荣誉证书能装满一台捷达轿车,现在,各类荣誉证书还在不断增加——
杏一联人齐奏“步步高”
杏一联,成立于1966年,现有员工98人。这个站不小,占地8万多平方米,包括了油、气、水、电四个系统,杏北油田1-3区的油气集输、原油脱水、污水处理和工业及民用供电,全归他们。
在他们的荣誉室里,墙上、桌子上、抽屉里,全是获奖证书,绝对能装满一台捷达轿车。
杏一联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但吸引了大庆油田和兄弟油田各单位前来参观学习,而且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来过杏一联。
现在,杏一联依然是步步登高,有荣誉就拿,有奖就得,成为油田的“常青树”,为什么?
“步步高”的“指挥”们
杏一联,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在老站长刘平远、书记王起国的带领下,奏响了今天的“步步高”。
刘站长参加工作35年了,从1981年来到杏一联,再到当上站长,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杏一联。
员工们对刘站长的评价是:他对人真诚,啥事都自己做出个样来,让你服气。
刘站长自己说,我一个人有啥能耐,是全站人心齐,才有了今天的杏一联
1989年,刘平远当上了这个站的站长。他做的第一件事,让人不解。不是定制度,也不是讲规距,而是宣布:今后,所有杏一联的人,无论什么形式的自学,全给复习时间,工作,由干部替班。
然后,倡导大家捐书。提出开展“一人捐一本,大家读百本”读书活动。
从那以后,只有你说我要学习,活儿再忙,也是一路绿灯,你一心学习就行。在刘站长的带头下,全站人,拿起了久违的书本。谁拿回个成人大专、大学文凭,大家全来祝贺,能享受到明星待遇。
学习,成为杏一联不变的主旋律。
对此,刘站长是这样理解的:观念也好,制度也好,关键要看人员素质,也就是知识的深浅。
他做的最让人服气的,是他事事自己先做榜样,一年365天,刘站长几乎天天在站上。现在,每天他依然是第一个到站里,最后一个离开。在办公室里,你找不到他。原来,是各个地方走,现在岁数大了,换成骑自行车,还是天天在站里转。可以说,站里的哪个螺丝有毛病,站里人有什么事,全在他心里。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站长有20多本流水账,记的,全是站里的大事小情,现在摞起来,得半米多高了。
他说:我能做到的,再要求别人能做到,我做不到的,决不强求别人做得到。什么事,看我就行。
你看吧,哪活儿最脏最累,哪就有刘站长和书记等干部们的身影。就拿检修污水站容器说吧。大罐里全是污泥,还充满蒸气。哪次检修,刘站长都是光了膀子,第一个进去清理。工人劝他“你这么大岁数了,让我们上吧,你在外边指挥就行了。”可是,这都不好使,他非得自己来。
去年,站里决定把报废的老变电所改建成车库。要建车库,刘站长带头抡起了大锤砸砖墙。整整一个月时间,刘站长和员工白天黑夜地干,建成了这座可容纳10多台车辆的车库,节省资金3万多元。
有这样的站长,谁不服气?
其它的站领导,都是这样,没谁是坐得住办公室的。
厂里领导、矿里领导,都是杏一联“步步高”的总指挥。他们,对杏一联的成长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站里有什么困难,有啥活动,他们就一个字:帮。前几天,工会主席孙凤波就又来给他们送来部分图书和一些健身器材。工人们可开心了。
“步步高”的主旋律
1986年,杏一联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为一联添光彩。他们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谁给一联添了光,不但自己风光,成了大家崇拜的人物,而且全站人,都喜气洋洋,唠嗑时都说:谁谁,又拿了个奖回来。没拿上奖的,回到站里,灰头灰脸的,心里憋股劲儿:下次,非拼出个大奖,让你们看看。
在为一联添光彩的决心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个奖拿了回来。现在,这个口号变成了“再为一联添光彩”。为什么多出个再?站领导说:这是让大家记住:成绩,全是过去式,不代表今天,更不代表将来。要想总有光彩,就得放下昨天的荣誉,从今天做起。
这个站,在大庆油田有名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创造了许多大庆油田的第一。
在员工技能方面,他们最早提出了“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管理方法,现在,这一方法已经在全油田普遍推广了。
在资料规范方面,他们最早提出“每岗一支笔,全站一个体”,要求所有员工在填写资料时,必须使用仿宋体。
在杏一联,你感受最深的是“光彩”这两个字。
人,个个精神,有气质。见到陌生人,他们会笑脸相迎,说:“你好,请问有什么事我能帮上忙?”岗位上,个个生龙活虎,有冲劲儿。
站内,5000多棵树木、4800平方米的草坪和1500平方米的花,把庭院装扮成一个小花园,春夏,草绿花香,秋天,果满枝头,冬天,树木银装素裹。台球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等文体场所,全着呢。
还有两个地方最吸引人。一个是他们的QHSE教育活动室,一个是一条文化长廊。
在QHSE教育活动室,有他们总结整理的“安全管理十八招”、“七、五、六管理法”,还有图文并茂的安全操作及违章事故图片。这个活动室,现在已成为全矿安全教育活动基地。
文化长廊,就是他们办公室的走廊。墙上,全是站里员工们的作品。有污水站佟成勇的剪纸,有脱水岗张海星的书法、输油岗赵明奎的绘画等等。
刘站长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出才子。张子绪,书法最棒,现在上了文联;耿志兴的雕刻,尤其是根雕,在全市都有名。
在这里,不得不让人赞叹:杏一联人,真有才。
共同奏响“步步高”
杏一联人,“抱团”。
“进了一联门,就是一联人,出了一联门,还是一联人”,所有一联人,最难受的就是被调走。许多人是调走了,最后又回到了杏一联。也有的,成为其它单位的领导,他们,常回到一联看一看。
他们说:在我们站,有最真的情。
刘站长是西北人,脾气倔。谁要是做错了事,他脸黑着呢。可是谁家有事,他第一个到场;谁有困难,他第一个帮忙;取得了成绩,他第一个往后退。
他总是说:你们在家,就别想单位的事,把家照顾好;在单位,就别想家里的事,把工作干好。这样,不乱套,保你双丰收。
员工们说:我们最服的是,站领导能把一碗水端平。在杏一联,啥事,大家说了算。连奖金分配,都是集体决定的。
这个集体的团队精神,在各项比赛中表现得最明显。
杏一联干啥像啥,女子长跑,他们在厂里能拿前三名;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是矿里主力。2006年,在采油四厂厂庆举办的各种比赛中,他们的车,把全矿的奖牌、奖杯拉回了近一半。这,让全矿人振惊:一联,了不得。
杏一联活动多、小组多。读书小组、技术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个个生机勃勃。
从杏一联建站至今,他们敢说:我们,没发生一起员工打架事情,我们,没一个人参与赌博。因为我们的兴趣,全在正当爱好上。
外面来的人常常听不懂他们的话:咱家如何如何,不是说他们各自的小家,而是说的“大家”:杏一联。
在杏一联全员的努力下,这首步步高的曲调激昂,催人奋进。
杏一联的赵丽芳写过一遍文章,叫《刘站长的三色人生》,在文章最后,她提到刘站长总是说“等到我退休了,一联这座院,就归我打扫了。”这句话,给人印象很深,是啊,打扫好杏一联,就是打扫好大庆油田,就是打扫好天下。
杏一联人,正在共同努力,打扫好我们这个世界。
联系方式:
大庆采油四厂一矿机关:刘佩服 杜春娟
邮编:163511 电话:0459—4193141 手机:13039822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