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9|回复: 1

广州环卫一纸合同转嫁责任 薪水过低赖外包?

发表于 2013-1-26 21:29: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环卫有一纸合同转嫁对工人责任的情况

  薪水过低,赖外包吗(民生调查·关注环卫工人生态 (中))

  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议加大政府投入,专家呼吁加强市场监管

  【核心阅读】

  广州市是环卫事业改革较早的城市之一,2001年便明确了环卫作业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改革方向。截至目前,广州市65%的保洁面积已完全外包给市场化企业,由其雇佣合同制环卫工人来承担。

  低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工人,也影响着环卫市场化进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专家和相关机构对于环卫事业市场化的方向是认可的,但同时认为,相关配套机制和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市场化优势的发挥,引发了社会问题。       

  【现状】

  政府跳出,苦了体制外工人

  每天凌晨4点起床,天不亮开始清扫马路;中午3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为快餐店兼职送外卖;下午重回岗位干到17点……这是一个“超人式”的作息表,广州天河区环卫工朱小英(化名)已经坚持了11年。

  她每月拿到手上的工资,包含微薄的加班费在内仅有1568元。

  朱小英是贴着最低工资保障线水准生活的广州4万多名环卫工之一。

  广州市是环卫事业改革较早的城市之一。2001年制订的《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环卫作业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改革方向。截至目前,广州市65%的保洁面积已完全外包给市场化企业,由其雇佣合同制环卫工人来承担。

  而这批人,也是市场化改革后最苦的一批人。

  记者了解到,在体制内环卫所里干活的,虽然基本工资跟他们差不多,但是福利要好得多。有的有宿舍住,一个月只用交几十块钱房租;有的过节还会有过节费,甚至有1200元的年终奖。

  “而我们什么都没有。”朱小英说。

  有人指出,之所以出现“体制内”、“体制外”的巨大差别,其实质是政府打着所谓“减负提效”的旗号,用一纸外包合同,将对环卫工的责任全部转移到了企业身上,把旧体制下政府和环卫工之间的用人关系,变成了彻底的“劳资关系”,自己则可以超脱于外。市场化、外包制,将个体、分散、弱势的环卫工完全暴露在公司面前。

  此次发生在荔湾区的环卫工人抗议事件,就是政府跳出后,环卫工人不得不直接面对企业而产生的维权无力和矛盾激化。记者通过细致打听终于获知个中详情。原来,环卫公司对项目的承包期一般是3年,上次承包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合同正好到期,正在重新招标;现在这批环卫工人也面临着变更公司的情况。而根据劳动法,凡是跟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公司必须多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补偿金;而广州为了确保环卫工队伍的稳定,规定新中标的公司原则上要全部承接原承包公司雇佣的环卫工。此时,问题出现了:一些环卫工在合同中注明“合同期满后不再接受雇佣”,以为这样可以多获得一个月的补偿金;而公司方则认为,我已经给你找到了新的公司,是你自己不愿意继续被雇佣,不应该给你这笔钱。

  还有一个原因,“去年底,天河区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后来政府给部分环卫工发放了奖金。荔湾区一些人看到后就如法炮制。但问题是天河区拿到奖金的那批人都是属于体制内的,而荔湾区这些人都是公司聘用的,政府不能违反相关法规规定给他们发钱。”广州市城管委党委副书记黄小晶表示。

  在采访有关政府部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表态,这是劳资双方的纠纷,并非政府侵害了环卫工的权益。

【算账】

  价低者得,工资被层层压低

  在外包体制下,环卫工人收入低,首先是政府将承包公司的竞标价格就压得低;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投标的公司也竞相压低投标价格。

  一份“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员村街道办事处市容环卫作业项目”的招标公告(项目编号:PSGZ21020012D16B23),显示出环卫项目被外包的大致轮廓。

  这份发布于2010年5月的招标公告中,将员村街道辖内的内街、内巷及代管马路、河涌两岸等保洁区域的市容环卫作业外包出去,其政府采购预算为人民币1981.35万元/三年,对项目基本人员的配置要求包括“每天投入工作人数不少于238人”、“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按广州市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为工人购买社保(含劳工意外保险、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

  由于广州的环卫工人实行的是每月26—27天工作制,基本是满月工作,为确保“每天投入工作人数不少于238人”,粗略估算,环卫公司为此项目雇佣的工人大概在240—250人,以每人每月工资1600元(包含加班费)、购买社保医保等300元计算,外加一些其他支出,每月用在每个工人身上的人头支出大致在2000元左右。以此计算,240人每年的支出就是约576万元;而按项目预算来计算,政府支付的费用每年为660.45万元,其中的差价约为84万多元。这84万多元中,再刨去工装、劳保用品、劳动工具等必要的支出,剩下才是公司的利润。

  而一般来说,环卫项目的竞标,一般遵循“价低者得”的逻辑,中标公司最终的中标价,还会略低于政府预算金额。“环卫公司没有增值性经营项目,完全靠政府财政付款,所以只能有一个微利。”黄小晶说。由于发放给环卫工人的所有的金额都包含在招标合同中了,所以政府不太可能再单独支付给环卫工人额外的奖金和加班费,唯一增加的财政拨款,就是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后,公司所需要多支付的工资。

  一份广州市环卫行业工会联合会2012年9月向广州市总工会提交的专题报告也显示,“环卫项目发包预算是按最低工资标准预算的,环卫工人工资只能按最低标准执行,与同等工作环境的交通协管员工资收入相差上千元。”

  由于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利润已经不高,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利,一些环卫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打擦边球”的手段,例如,很多公司没有按照政府规定和承包合同给工人买足“五险”;有的公司到最低工资标准较低的异地购买社保;也有一些公司减少特定路段应该雇佣的核定人数,曾有环卫工人反映,过去需要16人打扫的路面,现在公司只安排10人打扫,劳动强度增大,收入却没有增加;还有一些在基本工资之外的加班费上动脑筋,比如加3天班只发2天加班工资,等等。

  【呼吁】

  外包之后,不能变相卸包袱

  今年荔湾区发生环卫工人抗议低薪后,在广州市有关领导批示下,问题终于暂时解决。

  但是,解决环卫工人待遇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效机制。否则,这件事下去了,另一件事又起来了。对此,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分析,外包不是“卸包袱”。环卫工人低薪与政府的支出和重视程度有关,市场化改革后,政府的监管责任不能减轻,只能加重。

  广州市城管委原巡视员池朝兴认为,在对市容环卫改革的认识上,政府把环卫改革“简单地看作是卸包袱”的情况的确存在,“有的单位一味减人、缩编和缓解财政压力;有的单位认为既然环卫作业推向市场了,员工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就可以撒手不管。”

  彭澎说:“政府既不能管太多也不能缺位。尤其是对于公共服务来说,在服务外包时,也应在合同上写明工人的待遇,包括最低工资标准、购买社保,以及其他工程保险方面的安排。同时,政府在监管上也应到位。”

  上述广州市环卫行业工会联合会的调研报告提出,环卫工人收入低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资金缺口大的问题。据广州环卫行业协会在2008年初调查全市保洁公司时的结论,如果严格按照环卫行业用工成本,广州市推向市场的所有清洁服务项目承包经费,没有一项能够满足正常的用工成本。有关专家也表示,广州环卫体制改革至今,面临的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这也涉及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环卫行业本身就是公益性的服务行业,政府资金的投入虽然不直接产出经济效益,但产出的是社会公共效益。”为此,广州市环卫行业工会联合会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将环卫工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广州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增加30%(按现行标准1300元计为1690元),并以此作为今后清洁服务项目经费预算的基础和依据。同时,加大对环境卫生的投入,改善目前比较落后的作业方式,使环境卫生工作持续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建社看来,应该直接根据环卫工作的特殊性,单独制定环卫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使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此外,环卫作业外包后,市场监管应该成为政府各级环卫部门的主要工作,必须制定和完善作业质量标准、行业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环卫设施建设管理等标准体系,强化环卫作业过程管理,对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实行统一标准、分类管理、按月考评,考核结果予以公示,财政部门根据城管局或街办的考评意见实行按质付款。同时将媒体、公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以及日常巡查、竞赛检查发现的问题纳入对清洁服务企业的考核体系。而作为工人权益组织的有关工会,也需要改变缺位状况,真正担负起为环卫工人维权的职责。

  据悉,荔湾区正着手推进环卫工作体制改革,将成立荔湾区环卫工作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3月1日前完成荔湾区环卫工作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本报记者 贺林平)

来源:中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1:32:16 | 查看全部
【链 接】

  具备资质才能投标 并非一味价低者得

  成都环卫外包 政府监管挺严

  1996年,成都高新区在西部第一个试水“环卫市场化”,将花钱养人,变为花钱办事,出钱买服务。成立于1996年的成都高建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赶上了这波浪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

  2005年开始,成都市全面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将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前端收运转运作业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外包。每天,27家环卫公司、23000多名环卫工人在为这个城市的清洁和美丽出力。

  环卫工作的门槛不高,但是成都对参加环卫招标公司的要求并不低。“政府对投标环卫作业企业的参与资质作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只有具备了资质条件的环卫作业企业才能按政府公开招标要求进行投标活动。”高建公司总经理陈海宁说,“从我们多次参加的体会来看,并非价格越低越易中标。”

  陈海宁介绍,评标采用的是综合评标法,通过对评标企业的资质、业绩、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安全管理情况、社保和工资发放情况、作业方案等进行综合评判,由专家进行严格评分后选择企业。

  环卫外包,政府是甩下包袱就不管了吗?“政府可没有一包了之。”细数监管措施,陈海宁深有感触。成都市城管局将城市道路环境卫生作业细分为19项,明确了劳动定额和监管考核方式,“日检查、周公示、月考核、季评估”,行政监督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各中心城区每季度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本辖区1至2个环卫作业企业的环卫作业机具投入及使用情况、环卫工人工资发放及购买保险情况、作业经费使用情况……“所有的结果,都将直接影响到作业经费拨付、年度排名、合同期满的招投标。”陈海宁说。

  2012年,高建公司中心城区一线员工的月平均薪酬约1600—1700元。从2013年1月1日起,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人员基础工资将调整为市中心城区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的130%的标准执行。目前还没有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实行正常的工人工资增长机制,并按时足额发放环卫工人工资。

  目前,公司一线员工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也有部分是城市拆迁安置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公司为符合参保条件的员工办理社保,并按时缴纳社保费用;对不符合参保条件的环卫工人,也要购买商业保险(即意外伤害险),以保障环卫工人的权益。(本报记者 梁小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