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9|回复: 12

[话题探讨] 借“南拳”破“北腿”,击败饭桌上的陋习

发表于 2013-1-29 18:34: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借“南拳”破“北腿”,击败饭桌上的陋习
                     锦州  李光宇

      春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又将进入走亲访友、合家团圆的日子,“大吃一顿”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面对吃完后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与此同时,北京市十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749家门店24日共同倡议:“适量点餐,剩餐打包”,逐步推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服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一举动标志着北京市餐饮行业将联手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可以说中国的吃已经是举世闻名,即使是法国也望尘莫及,因为法国吃的再精也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中国的“吃”文化,已经在吃之外了。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中国在“吃”的上面浪费的源头。
       作为在饭店业工作了二十年的笔者,从面对这一浪费的现象的惊诧到后来的见怪不怪。因为,笔者已然发现咱们国人吃的不是饭——他们吃的是人情,吃的是交流,吃的是利益,吃的是炫耀…..在吃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目的。总之,吃已经不重要了,酒和谈资成了笼络感情和交换利益地重点。那么,再丰盛的珍馐美味也只不过是铺垫,是面子上的事情。
       此风在北方犹盛。在北方,菜肴以量大味重为主,方能显示北方人的豪爽好客。所以,在酒店的饭桌上,被吃的盆干碗净,主人肯定要被责怪招待不周。必是要剩一些才显得有诚心和诚意。如果剩的多,主人结账后一挥手的撤退,还会被冠以“潇洒”“不差钱”的美誉。打包?那是要被侧目而视的。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古已有之。我们只是在无意识地继承这一陋习罢了。
       其实,并不是都这样浪费,老百姓的家庭饭桌上,就很少有这种情况。我想我们每个人都看到过老父亲或者老母亲把一些菜汤倒在剩饭里拌拌吃掉吧?即使是上述的吃货,回到家也不可能大盘大碗地倒掉,因为,他把“吃”又放回到了本质,没有了功利,仅仅为了填腹而吃。可见,饭桌上的浪费大多是在有公众的场合上,越是掺杂利益和面子的饭桌,浪费就越严重。
       因为工作性质,我和一些南方城市的人做过交流。南方在这方面做得就值得我们北方借鉴。首先,他们的菜够吃为主,量小,味淡,讲究营养,爱煲汤。南方就把吃放回到了本来的位置,少盐、多营养,好吸收,吃出健康才是主要的。其次,谈公事一般也不约在饭店而是约在咖啡馆,这样场合安静,有利于交谈,也不容易牵扯到工作以外的上面去。最后,即使到饭店,一不攀酒,二不敬烟也是南方人的习惯。这样就不会有没完没了的酒官司,当然避免了很多无谓的浪费。听到有不少南方到北方谈生意的人常常感慨,在北方谈公事的方式学的好辛苦请客、送礼、喝酒缺一不可。说到这儿,他们的脸上是似乎是一种无奈,但在我看来却不亚于给“北方”的一声声嘲笑。
       饭桌上的浪费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倒退,刚刚看过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感慨颇深,那一年战争和饥荒,在硝烟中到处是饿死的灾民,几斤小米就可以买卖活人,一块饼干就可以出卖肉体。老辈儿人经历过这样的事儿,一般都无意识地例行节约。而越年轻的人就越没有这样的节约意识,钱越多的越藐视这样的节约。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声:这种事情难道一定要我们亲身经历后才学得会吗?那样就太悲哀了!
       中国的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吃”面前,还是让我们以身作则“洗净”它身上的“功利”和面子,还原它本来的目的吧!就像北京的餐饮企业,大家联合起来做出清醒的认识,提出倡议,共同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9:48:28 | 查看全部
任何浪费粮食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0:43:47 | 查看全部
李老师出手不凡,学习了,真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0:51:04 | 查看全部
光宇老师大作事例新颖,贴近生活,着眼现实,论述有力,堪为佳作。饮食有南甜北咸区别,请客亦有铺张和节俭之分,不论如何,让吃饭回归其本来面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1:15:12 | 查看全部
很形象,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3:17:25 | 查看全部
国人吃的不是饭——他们吃的是人情,吃的是交流,吃的是利益,吃的是炫耀…..在吃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09:59:46 | 查看全部
老师的事评很精彩,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6:38:25 | 查看全部
南北对比,说服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21:00:16 | 查看全部
感谢各位老师光临,感谢李明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0:29:41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