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平凉人:吃不了,兜着走
秦玉龙/文
“半瓶子”与亲戚朋友聚餐时有个习惯,别人都走光了,我还在后面磨磨蹭蹭,不是我啬皮怕结账故意磨蹭在后面,而是想“占便宜”,把剩下满桌子的鸡鸭鱼肉打包带回去给老婆娃娃咥(die)。这种“桑眼起手”已经保持若干年了。久而久之,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个桑眼人,每次吃完饭,看到桌子上剩菜比较多,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叫老秦打包带回去。
当然,也有一些如公务宴请、婚宴、朋友的朋友宴请等饭局,虽然也有很多剩菜,但觉得在生人面前打包有点日眼,有点烂面,不好意思兜着走。
实话实说,没有人看到满桌子饭菜没动几筷子,全部端去倒掉不心疼的,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打包而已。当然,面子人人有,老秦也爱面子,否则我不会磨蹭在后面,等别人都走光了再喊服务员打包。或许因为从小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缘故吧,我对浪费粮食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痛惜感,一旦看到一桌子饭菜几乎原封不动地剩下,要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开口打包,回到家心里会惴惴不安,晚上躺在床上,心里还难挖的睡不着觉。
据“半瓶子”观察,不是说咱平凉人日子好过了,有几个臭钱了,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从而不爱惜粮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平凉人还是很节俭的,只要是好朋友聚餐,家人一起吃饭,剩菜基本上都会兜着走。只有在公务接待或宴请贵宾时,害怕别人说自己小气、烂面,就是再心疼,也要装得像个暴发户一样,面对一桌子剩菜,很潇洒的一转身走了。
在平凉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氛围里,我们会自觉不自觉的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吃吃喝喝是免不了的。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叫“宴席好备客难请”,能和某些人吃饭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请人吃饭,也不是为吃而吃。早些年,平凉人把请客吃饭或者吃请叫“饭局”,也叫“口子”。如某君下班遇到熟人,俩人打哈哈,张三说:你弄啥去甲?李四笑答:有朋友叫着呢!张三便明白过来:哦,有口子呢!这里所说的“口子”,就是指饭局。而“口子”一词,多少有点当运气、钻空子、偶遇的意思。但“饭局”一说,听起来比“口子”显得雅致,显得有档次。更重要的是,这个“局”是专门为谁而设,至于点菜多少,能不能吃完,则没有人去计较。
是真的不计较吗?退一步说,既就是你想把剩菜打包带走,但如果请你的这个人不是很熟悉,或者你请的这个人比较倨,你也不好意思落在后面,等着服务员给你打包吧。不过,“半瓶子”倒是见过有位朋友请客,当他起身送客人出门时,向服务员附耳交代了几句,等把客人都送走了,他又返回了饭店,不一会出来,手里提了一大堆剩菜。他说:要是倒了就可惜了了,提回去家里人还能吃几顿呢。
这位朋友是个小老板,属于“不差钱”的那类人,我们偶尔在一起吃饭,从来不怕打包烂面,如果吃不了,那就兜着走。如此看来,关于“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单纯是个身份面子问题,也牵涉到个人素质问题。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公务宴请浪费是大家普遍诟病的一种现象,因为在公务宴请过程中,很少看到有打包带走的。一来,公务宴请花的是公家的钱,打包带走有“损公肥私”之嫌。二来,公务宴请大家人多,谁打包带走好像都不合适,别人会认为你在占公家便宜。三来,菜点多了吧,显得有面子,但却容易剩下浪费。点菜少了吧,显得不好看,如果把碟碟碗碗都吃干净了,主人会觉得没面子。为了面子和里子都能顾及到,“半瓶子”建议,点菜适量,如果剩下了,别人不好意思打包或不愿打包,那你就提前偷偷跟服务员说好,让她们不要着急清理桌子上的饭菜,你先和其他人一起出去,然后找个类似“你们先走,我要去某某家干个啥”的借口,再折回去,把剩菜通通打包带走。
“半瓶子”以为,凡事都有因有果,有根有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的行为往往也折射了这个地区社会、人文环境的浮躁与浮夸。这种浮躁、浮夸风,吹到上层就会导致“形象工程”增多,铺张浪费严重。吹到民间市井,就会派生出攀比、超前消费、“月光”现象的蔓延。
我们平凉还不算太富裕,有钱人也不是多有钱,还没有到胡吃海喝胡浪费的程度,好多人刚刚实现温饱,还有一些人尚未解决温饱。提倡节约,目的在于提醒大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现在起,我们每个平凉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铺张,不浪费,对来之不易的食物,理应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
今晚去赴宴,记得一定要提醒大家:吃不了,兜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