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市十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749家门店共同倡议:“适量点餐,剩餐打包”,逐步推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服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反浪费加盟单位,这标志着餐饮行业联手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这些最知情、最期待财源广进的业内单位都下定决心行动将可能的财源拒之门外,可以想见中国的舌尖浪费的严重程度。据推测,中国一年仅舌尖上的浪费就达2000亿元,这是多么惊人。餐饮业的做法让人肃然起敬,让浪费的人脸红。
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钢,不吃就会饿的慌。社会资源丰富了,适当吃好点也正常,但浪费就不正常了。舌尖上的浪费愈演愈烈,可以说免费是根源。三公消费和有人出钱请客,就有了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不玩白不玩的心理,不是花自己的钱不心疼,便海点海吃海饮。就是单位餐厅的浪费现象也太多。我在单位的时候,一直主管餐厅,因为单位奉行的是管饱办法,因此,谁觉得自己吃的少了就吃亏了,闹出许多笑话。人的饭量有大小,一般的吃二三个就饱饱的了,可有的竟能吃8个家常包子。装到肚里也就算了,但有的竟然光吃馅,将皮全部给扔掉。还有的吃饺子吃到走不动了,一动就都吐出来了污秽满地。有一次改善生活,做的红烧肉,有能吃肉的竟然吃了两碗,还说不够,结果第二天请假了,说是住院治疗去了,我代表单位到医院去看望的时候,医生说因为暴饮暴食,得了急性胰腺炎。
造成浪费还有国民骨子里就有一种劣根性:攀比成风。很多人已经脱离了道法自然的轨道,将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给演变成摆豪华,要面子、铺张浪费的陋习。改革开放后的,80后的年轻群体,很少体验农活,不事稼穑不知道艰辛。从小生活优裕,根本没有粮食短缺的概念,所以对粮食根本就没有珍惜的观念。
面对舌尖上的浪费,人们痛心疾首,从盛宴到剩宴,从剩宴到光盘,一步步在推向深入。那么,到底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现象呢?
树立正确的招待理念:摒弃要面子的陈旧思想,这是根本。正常的接待是必须的,但要随便抬高接待规格,很可能适得其反。早些时候,就有国外单位到某地考察,想在某地上项目的,一切都满意,就等最后签意向书了,但当地领导摆出了豪华盛宴好好招待,结果正是因为盛宴吓跑了外商,如此浪费的话,人家还怕投资会被吃光呢。
抓紧可能的浪费主体:反对浪费,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别以为减少浪费是别人的事,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全民行动。政府部门是三公消费的大主体,必须率先垂范。饭店推出的半份菜,宴请采取基础菜加随时点菜的方式防剩于未然,实在吃不了的兜着走。尤其员工,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就餐条件,我们一定要节约、珍惜。
打造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树立节约光荣的新理念,本着科学、适量、光盘的饮食原则。古代养生就知道节食延寿的道理,每餐八分饱就可以。而中国富贵病高发正是人们的饮食方式不正确,缺乏科学性才导致的。要知道节食不仅在节约粮食,更是在延年益寿。对70后进行科学引导,不能总用悯农古诗和老观点教育了,现在农村锄禾日当午的人也很少了,还怕中暑呢,都是趁凉快干活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情景,因为没有感受,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应针对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的实际情况,从减肥、健康角度进行教育,更有作用。
严厉打击浪费:从建国后中央反对浪费的历次运动中可以看出,要想让节俭风常驻的话,仅仅靠行政手段是容易反复发生浪费现象的。在为公费消费立框框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反浪费立法建立长效的反浪费机制,谁违犯谁受法律制裁。为员工提高免费就餐的单位,可以用制度,通过改变管理方法,将免费就餐改成餐补,节约归己等方法减少浪费。一旦发生浪费,必须进行严格处罚,或者取消其一定期限的免费资格。
但愿这次反对浪费的全民活动,能建立起长效机制,让节俭形成习惯,成为一种美德。恒念物力维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到反对一切铺张浪费,为实现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