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6|回复: 9

汲取管理新法让建设美丽班组的脚步变的轻快

发表于 2013-2-5 23:19: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汲取管理新法  让建设美丽班组的脚步变的轻快

西安铁路局西安东车辆段:胡小文

   2013年2月2日20时,来自全国企业的70名班组员工参与了主题讨论,大家在聊天中,不约而同的把话题聚焦在“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上,大家觉得在致力于打造美丽班组时,班务、任务如何协调?正是当前许多班组面临的一道棘手的难题,面对困惑班组长难有美丽心情,班组更是难有美丽前景,然而被喻为“飞天团队”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姿控组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让班组员工在“为赶任务顾不上抓班务,抓班务又影响了任务”的纠结中解脱出来,让建设美丽班组的脚步变得轻快。
   汲取管理新法,变“千条线”为“一股绳”。的确,基层班组现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各级制定的规章制度都需要他们来具体落实,日常工作已包罗万象,各种临时性、突击性任务又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难免会顾此失彼,困难和问题越积越多,致使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为此,汲取“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新法,可以将班务与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二者视为两条平行线互不相容,在班务和任务上要形成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而且每一个工作项点都不应该将其割裂于整体目标之外,要用工作目标(班组长)这根主线将所有的项点串接起来,形成相互依靠,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变“千条线”为“一股绳”。
   汲取管理新法,变“单循环”为“共循环”。在班组管理中,往往是抓起班务放了任务,赶起任务不顾班务,某项工作抓的有声有色,而另一项工作却变的悄无声息,往往会造成工作一头沉,究其原因,就是工作缺乏统筹,工作始终处于单循环状态,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成效。为此,汲取“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新法,可以将班务和任务变“单循环”为“共循环”,提升工作推进的步伐,一项工作按照两类要求同实施,共循环,相互联系,共同流向目标值,减少了单一能耗,进而提升了工作效能。
   汲取管理新法,变“控结果”为“控过程”。在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下,班组最终工作业绩成为惟一的考核指标,但这会带来很多隐性的问题。比如当某个班组任务完成好时就要进行奖励,但他的完成过程却存在隐患和问题。这往往会导致一些班组存在投机侥幸心理,给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当这些隐患在各类因素促发下会产生集中的爆发,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为此,汲取“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新法,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工作项点都不是孤立的,每一项的完成都是在综合作用下完成,班务保障任务完成,在过程中给与支撑,任务促进班务完善,在过程中予以改进,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不断地持续改进,使工作目标在良性循环中实现。
   学习“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不是简单地将班务和任务做一个链接,他需要我们班组对确定的工作目标,按照班务、任务分别进行策划落实项目,指定工作项点落实责任人,搭建信息收集沟通互动渠道,不断修正完善班组管理制度,优化任务生产组织,再向目标迈进中实现双促进,双提高,进而让建设美丽班组的脚步变的轻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23:27:31 | 查看全部

Re:汲取管理新法  让建设美丽班组的脚步变的轻快

一篇文字稿,一篇摄影稿,一篇主持词终于在截稿前完成,真诚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此表示感谢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28:25 | 查看全部
胡老师的精神可嘉,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23:43:35 | 查看全部

回 2楼(杨柳含烟) 的帖子

互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46: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1:47:29 | 查看全部

回 4楼(cmfrjtly)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9:20:22 | 查看全部
恭喜胡老师作品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21:00:27 | 查看全部
祝贺胡老师文章上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21:49:56 | 查看全部
恭喜胡老师作品上报,向胡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4 16:29:40 | 查看全部
祝贺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