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8|回复: 6

“双闭环”里找到的共同点

发表于 2013-2-5 23:25: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双闭环”里找到的共同点
                          饶早耕   
    “真没想到,我们班组管理也有‘双闭环’的影子,可见班组无论大小,同样有融汇贯通之处。”
    “借鉴‘双闭环’来完善班组管理,有利于我们班组创新之路走的更稳、更快、更高。”
     2月5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机修车间辅助班的班务会上,笔者征得班长刘道平的同意,让他们传阅了《工人日报》刊登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一文后,与会人员在欣喜的同时忍不住大呼过瘾。
     机修车间辅助班共有9名员工,平均年龄39岁,仅一人是大专文凭,其余8名员工均技校毕业。自2005年运销部内燃机车成功转型,他们将“技术革新、创新不滞”作为班组理念,8年间,班组先后发表QC项目40余个,班组参与率100%,在松藻公司、重庆能源集团、重庆市科技创新发布会上多次获得表彰和嘉奖。
     “‘双闭环’管理法是让班务和任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让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把责任落到实处,这些和我们为了班组任务而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刘道平说,在修理内燃机车时,如果遇到了“疑难杂症”,修复步骤繁琐的故障,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到其他任务的进程。为了解决当前困难,推进下一步任务顺利进行,员工在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更需要用创新的手段攻坚克难,从而形成了一个任务推动了创新、创新带动了任务顺利完成的良性循环。
     刘道平向笔者介绍,每月初,他们还会以“诸葛亮”的会议形式,针对员工在工作遇到的难点、疑点成立技改小组。委派专业技术强、有经验的员工担任责任人,带领小组对课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课题的任务分解,让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并在季度总结中,大家集思广益,从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双闭环’管理法的出现,为我们全面、细致地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要合理借鉴此法,运用到班组其他事物工作中,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班组队伍。”刘道平自信满满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29: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41:21 | 查看全部
l老师,2月6日的日期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47:44 | 查看全部
合理借鉴此法,运用到班组其他事物工作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23:57:36 | 查看全部
谢谢汤老师的细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10:39:28 | 查看全部
好稿子,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22:53:44 | 查看全部
结合的很细致,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