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1|回复: 2

常念节俭经

发表于 2013-2-7 11:07: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常念节俭经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习惯了洗碗时的长流水,对于“跑冒滴漏”视而不见,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还有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欲。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还存在“白昼灯”长明不熄、“电话粥”常煲不断、“公用费”猛增难减、“耗材量”逐攀新高等现象,导致机关经费供需矛盾加大、 业务招待费、车辆费用等成本不断增加,一些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粮食、鱼肉类、蔬菜、瓜果、酒、饮料等方面的浪费不计其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一些单位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有所蔓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有所淡忘,有的甚至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极其有害的。更让人疼心的是资源浪费现象更大,如电力方面: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中国有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铭刻和记载了许许多多感人的节俭事例。这些事例在职工间相传,至今仍弥漫着淡淡躲芳香……
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敬爱的周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古罗马四处征战,有一支欧亚大陆最强悍的军队,但却因为骄奢淫逸致使古罗马四分五裂。素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满清“八旗兵”,短短几十年挥师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但他们逐渐沉湎于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之中,最终昏聩腐朽,丧权辱国。“八旗子弟”也成为纨绔和低能的代名词。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可谓语重心长、发人深省。一重节俭、戒享乐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美德。这是胡主席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着眼现实需要,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1月20日发出通知指出,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娃娃抓起”、要列入相关课程的“地球村”概念和节约资源教育。应该把节约和保护资源放在优先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并使之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块煤……不要小看我们身边的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如果13亿人都能做到,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此,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和工作作风。时代再发展,条件再优越,倡俭戒奢的要求不能变,倡俭戒奢的道理应当经常讲。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对与企业同样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的理念,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个螺丝,让节省成为一种行为,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俭成为一种自觉,把建设节约型企业行为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人人之中。 要积极打造节约型企业,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淫糜为耻”的良好风尚。才能使我们的“紧日子”变成“好日子”,才能使真正把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搞好。
(白银宝)
通讯: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东峡煤矿党群工作部
邮编:744100           联系电话:1380933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20:09:54 | 查看全部
银宝老师的文章很好,请您参与我们新的事评文章征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20:58:57 | 查看全部
是呀,如李明老师所说,快来参加事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