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巧莲:被职工誉为德艺双馨的“金剪刀”
走进金巧莲的剪纸世界总能让人眼睛一亮,镶嵌在精美镜框里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剪纸作品不仅仅展示了作者的功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
今年70岁金巧莲,是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东峡煤矿一名职工家属,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家身体十分硬朗,性格十分开朗,剪纸作品的创作也十分旺盛,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剪纸生涯中,她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而且德高望众,被矿区职工誉为德艺双馨的“金剪刀”,先后创作了《五大伟人》、《四大美女》、《寿字中堂》、《和谐颂》等近上万幅剪纸作品, 剪纸给金巧莲带来过无穷的乐趣,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荣誉,作品先后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和被收藏。
金巧莲出生在庆阳市西峰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由于家庭困难,14岁就辍学在家。母亲是一个能纺能织、能剪能绣,会扎灯笼、能做面塑的巧手,受母亲熏陶,金巧莲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些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八岁就能跟着母亲学刺绣、剪窗花、熏纸样,12岁时她的剪纸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学校和生产队的墙报上、左邻右舍的窗户上经常有她的剪纸出现。为了掌握剪纸技法,金巧莲经常在家里独自一人琢磨苦练,在实践中反复揣摩将北方剪纸的简练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细腻精致融于自己的刀下。多年的刻苦学习,金巧莲不知用坏了多少把剪刀,手上练出老茧,为了一幅作品而废寝忘食,对她来说更是常有的事。1962年,她曾有两幅剪纸作品入选《甘肃民间艺术选编》。
1980年,金巧莲随丈夫来到了华亭矿区,28年来,生活在矿山,见惯了寒烟衰草,习惯了煤矿这种特殊的环境。作为一名矿工的妻子深知他们的工作辛苦,苦中有乐的心情,憨厚的矿工在煤矿作业,危险性特别大,特别是赶上过断层、遇淋水,他在井下一干就是几十个小时,回到家,满身的疲惫,满脸的倦意。作为矿工的家属她,主动申请参加了矿工会组织的家属协管员,并决心用剪纸展现当代煤矿工人的风采。每年,在东峡煤矿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时,为增强广大员工安全生产、自主保安意识,促进安全教育的形象化、多样化,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她连夜为各区队剪一些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巧妙构思,挥剪如飞,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尽情地展示着个人的风采,诸如“什么都可以重来,唯有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是幸福的源泉,让我们远离违章,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等20余幅惟妙惟肖的煤矿安全宣传作品陆续创作完成,并且免费给各区队。 金巧莲是个闲不住的人,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她总会出现在哪里,平时,已有空她就来到井口、车间向职工宣传党的安全方针政策、规程措施、把安全警句、慰问信、慰问品送到职工们的手上,千叮万嘱咐矿工们要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多做贡献。
与此同时,金巧莲是一位典型的爱国、爱党、爱矿山的职工家属,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金巧莲所剪的“56”个民族和“365个祝福” 的剪纸,象征全国56个民族共同祝福祖国一年365天平平安安,一天比一天更加繁荣昌盛。表达了她对澳门回归的祝福,祝愿祖国早日统一。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奥运城市行——走进华亭”节目拍摄期间, 金巧莲把北京奥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用剪纸艺术拼成“喜迎奥运”图案,并将此作品赠送给节目组,并将此作品赠送给节目组,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奥运精神带到煤城各地。不久,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金巧莲用了几个晚上剪出一幅矿工“喜迎十八大”的剪纸作品,以独特方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祝福。
(白银宝)
通讯: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东峡煤矿党群工作部
邮编:744100 联系电话:1380933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