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9|回复: 13

[新年征文] 2012'成长路上我学会了感恩

发表于 2013-2-7 16:46: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2'成长路上我学会了感恩
                    
 ■罗    勇

  咚咚咚……“师傅在家吗?”

  正值星期天,当我换鞋准备出门办事时,门外传来了轻柔的敲门声。“请问哪位,稍等一下!”系上鞋带,开门一看,一位西装革履,中等个儿,头发花白的人站在门口冲我一笑。“你是二弟吗?我师傅在家不?师母还健在吧!我是罗富友的徒弟李奎呀,你就是二弟,是吧?记得当时你读中学时住在你爸爸寝室。”这一下,让我从这位高鼻子国字脸的长者身上有了较深印象。“哦!你就是李师傅,应该有二十年不见了哦!”我也感到高兴,可是父亲坐茶馆去了。“这样,我爸爸在茶馆下棋,我现在也正要出门,我带你找他去!”当我们走下楼梯,沿着石阶往前走,果真见到我的父亲正和一位老工人棋战正酣。他的一声“师傅”,转移了大家的视线,闻声我父亲站起身来,随即他们两师徒紧紧相拥,让人深受感动。

  我因有事要去办,把李师傅交给父亲,我就去了车站。当我上了公交车时,特意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呀,你的徒弟这么远来看你,你得好好陪他,一会你叫妈去买点菜,晚上好好和他喝酒,我办完事就立马回来。”

   “这,我晓得。我们两师徒十多年没见了,我先和他下几盘棋,一会我陪他出去走走,你就给你老妈讲一下吧。”看见父亲喜滋滋地和徒弟相聚,我心里也蛮得意的啦,在喜悦中走向了站台。

   一路上,我都在回忆着这位李师傅,花甲年龄,在自己退休之际不忘带他参工的师傅,真是不简单呀,从他的举止中,我也想到了值得感恩的人,值得回忆的往事。
 
   下午六时,我回到家里,他们正摆好碗筷,准备开饭。在交流中,听他回忆着自己参加工作时的故事,师徒俩你一句我一言地说个不停。李奎回忆到,他从参加工作至退休就受过一次轻微皮外伤,而我父亲也回忆到自己一生中也只受过一次轻伤。他们礼让着,李奎认为他干了一辈子煤矿,是从师傅那儿学到了采煤的本领,特别是学到了按章操作,一切以安全为前提,勤劳苦干,虽然没有啥成就,但在退休之时,一路平安,这就是福。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他特别赞赏自己师傅连年选为矿党代表和多次当选芙蓉矿务局党代表,他还对自己师傅没有私心和严谨的态度表示敬佩。而我父亲,也为自己一生中带出20多位徒弟而自豪。

   虽然我知道他是在感恩自己的师傅,不管我国有没有感恩节,但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国人素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传统。像我父亲的徒弟李奎这样一名普通的矿工,就是吸收了国外感恩节的积极成分,把这种美好的祝愿和慰问融入到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之中,并赋予感恩节新的涵义,同时也赋予感恩节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李奎后来因工作原因调到了北京矿务局,师徒之间虽然很少联系,但他们心心相通,不时关心着对方。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对待事物和热爱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业绩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社会,感受生活!李奎呀,这些年来我们联系很少,虽然我退休十五年了,你现在也刚刚退休,我们作为煤炭人,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叮嘱年轻人,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一切为安全着想。你看,咱们工人有力量呀,分别这么多年,矿区变化也蛮大的,这也就是我们值得分享的矿区发展成果。”

   夜晚,我躺在床上,再次回忆着他们师徒间的默契,也看到了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不懂得感恩、感谢、感激,却懂得索取;而我们在工作中,有不少人存在不知感恩、忘恩忘本的情况,一切只从个人利益出发。可见,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文恩之心是非常必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之道德方面的重中之重,有了感恩的思想,一定能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团队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   
   2012年,学会感恩是我人生的一大收获。想必,我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从内心深处感谢给予过我教导、关心、帮助过的父母亲人,感谢每一位老师和身边的同事、领导。只有自己学会感恩,并将感恩化作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行动,我想,成长、成才、成功才会离自己越来越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6:48:38 | 查看全部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6:56:17 | 查看全部
不错,我顶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7:21:31 | 查看全部
整体感觉这篇文章意义深远,结构紧凑,水平挺高!
   
   不过罗老师,我提点个人建议,请老师别介意:我觉得这篇稿子应该是罗老师的第一稿吧,还未经过加工和修改,所以我指出几处有疑惑的地方建议罗老师稍作修改:一是开头的【“咚咚咚……师傅在家吗?”】这句话里面“咚咚咚……”应该在引号外面;二是【“这,我晓得。我们两师徒十多年没见了,我先和他下几盘棋,一会我陪他出去走走,你就给你老妈讲一下吧。”看见父亲喜滋滋地和徒弟相聚,我心里也蛮得意的啦。】令人感觉说话的人是你,并且,你已经去了车站,用“看见父亲喜滋滋地和徒弟相聚”好像不妥,个见啊;三是【虽然没有啥成就,但在退休之时,已一路平安,这就是福。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着。】里面的“已”字好像不妥。
   罗老师,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您这篇稿子水平已经很高了,如果再稍作修改,一定成为精品中的精品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7:27:29 | 查看全部

回 3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您的提意我全面接受。有老师您的指点,我相信自己能进步得更快。感谢有您!祝您及您全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7:28:16 | 查看全部

回 2楼(张耀杨) 的帖子

耀扬老师好!感谢您的支持和长期以来的帮助。祝您及您家人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7:29:08 | 查看全部

回 1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董朋老师好,您的支持就是给予的无穷动力。感谢您的鼓励。祝您全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7:34:28 | 查看全部

回 3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老师好!已按您指出的几点意见进行了微调。十分感谢您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9:36:48 | 查看全部

回 7楼(cmfrjtly) 的帖子

说实话昨天回复完帖子一直在忐忑不安,总怕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怕说多了。今天看到罗老师的回复和修改,让我特别感动,对罗老师的胸怀和谦虚感到非常敬佩!祝福罗老师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硕果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2:01:04 | 查看全部
以师徒安全情入手,行走在感恩的海岸,丰富了恩的内涵,引发了对恩如何感的思考!

好文!

感谢罗勇老师对新年征文活动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