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1|回复: 2

[“班组之春”征文] 《我的年货》

发表于 2013-2-11 19:27: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货,这种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的物质,因为沾染了年的气息,在延续着五千年文化的同时,承载更多是家那份沉甸甸的温暖。
    自从离开家门为生计奔波,记忆中,就没有真正置办过所谓年货。每一次过年,大都忙到年三十离开单位的那一刻,才算结束一年的劳碌。就像结婚一样,新娘迎进家门的那一刻,所以的没料到所有的张罗都化为句号。过去,每次回家过年,都是给父母一些钱,也从没想起给父母准备什么年货。这几年,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在老人眼里,那几张冷冰冰的钞票与普通纸张没有什么区别。年前,我早早做了准备,给父母办一次年货。
    两身内衣。家里平时有一些过时的旧衣服,总习惯捎回家去。上了岁数的人,早年吃过苦,节俭成了他们一生抹不去的情结。剩饭不舍得扔,旧衣服不舍得丢。几次,我看见父亲外套里穿着我淘汰了所谓“品牌”单衣,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父亲个性强,即使日子再苦从不会在别人面前示弱。小时候,印象中的父亲总是穿一件洗的泛白了中山装。父亲说,穷是个穷样,富是个富样,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去年,母亲告诉我,说父亲在一次去以远房亲戚家吃喜面的时候,一起吃饭的人看见父亲的衬衣,说,老头子,你家过的不错,连衬衫都是名牌哩。父亲嘿嘿一笑,没做作声。母亲说的时候,似乎是一份满足,而我早已是无地自容,瞬间,有一股热流在眼前涌动。年二十九那天,放下所有的工作,到商场去给父母买衣服。父亲平时穿我的衣服正好,型号好解决。母亲穿多大的尺寸真是难倒了我。电话打给姐姐、女同事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最后,遇见一位前来买衣服大姐,我向她说明来意后,那位大姐先是怔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帮我选了一套保暖内衣(后来母亲穿着很合适)。
    一把剃须刀。父亲的胡子几乎全白了,一根根杵在布满岁月沟壑的脸庞上。曾几何时,早起做了两个时辰活计的父亲,趁着回家吃饭的当口,就着金灿灿的晨光蹲在家门口的石板上,拿起那把木柄折式锄头一样颜色的剃须刀光脸。黑铁锻造的刀锋,从直挺挺的半月磨成了一弯月牙,折折叠叠了中,我与哥哥姐姐相继离开了斑驳石墙的家门,飞出了藏满童真的山村。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电动新式剃须刀相比,父亲的那把刀子的确老了,刀背依旧,但刀口不再锋利。担心父亲用不惯电动器具,我特地给父亲买了一套安装带刀片的手动剃须刀。方便,轻巧,与自己平时用的一模一样。
    两条毛巾。每次回老家,总能看见那条搭在盆架上、退了毛的小毛巾,像一张瘌痢狗皮做一样,看着尤为别扭。给母亲说了几次,旧的东西该换就换了吧。母亲骂我说,东西没毁,总不能扔了吧,你就是个不过日子的货。一直以来,我以为老人家是舍不得买。于是,我与哥哥经常往老家捎带一些毛巾、香皂等一些家用品。父母一辈子养育子女受了不少苦,岁数大了,作为子女的,无论自己有多难,总想让老人的晚年过的从容一些。说的时候,母亲总是答应更换,等我们走了,又拿出来接着用。后来,在我的坚持下,母亲打开床头的大木箱子,一沓崭新的毛巾整整齐齐码放在里面,看着鲜艳的颜色,母亲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这次回家过年,我又买了两条毛巾,外带两块香皂,两瓶洗发水,这一回,我决定亲自换下。
    十元钱的烧饼。母亲在姥姥家姊妹中是老大,没嫁给父亲前,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经常替代壮力挖沟扒河,在那个贫瘠饥迫的岁月里南北闯荡。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们讲五八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故事。死人,饥饿,挣工分,大锅饭,一幅幅酱色的悲壮场面填补了整个童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每次赶集,母亲说能吃一回缸贴子(烧饼)就好了。这句话印在我脑海里很深。为了在年三十那天能让母亲吃上舌尖上的“美味”,我跑遍整条街道才买来20块烧饼。因为要过年了,店家大多在蒸大馍卖。在我的央求下,一家要封炉火的大嫂专门为我赶制了这一单“年货”。以母亲的名义,我向大嫂道谢。大嫂苦笑了一下,挥挥手,示意我离开,什么都没说。似乎,那滚烫的烧饼就是为她自己母亲做的。
    袜子若干。长年累月行走在田间的庄户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朴实的日子,对生活没有太多讲究。透过沾满泥土的布鞋,我总能准确的断定裹在鞋子里面的那双袜子早就被脚趾头戳破。母亲不忙的时候,总会拿出针线密织细缝,填补漏洞。做惯了农活的父亲,没有那么讲究,只要保暖就行,至于袜子是不是有洞,无暇顾及。我有打篮球的爱好,知道破了的袜子对脚的折磨。纯棉,深色,20元一沓,经过日用品货架,顺手拿了两沓。既然不能像孝子一样为父母亲洗脚,干脆多买几双袜子好好保护老人的脚。
    两条香烟。明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出于对男人的理解,我还是违心的带了两条烟。尽管,我知道父亲钟情他的那杆老烟袋。父亲平时没有太多爱好,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抽一袋旱烟。人到古稀,保养固然重要,但豁达,劳动,简单也不失为长寿的良方。父亲说,有个伤风感冒的,跑田里刨几叉子地,出一身臭汗,就好了,什么药都不用吃。做人不能太讲究,这不吃那不喝,哪有那么娇贵。病,大都是闲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1 21:46:21 | 查看全部
看完了觉得好感动,老怪老师能想得那么周到真的让玲子很佩服。父母生养我们真的很不容易,而孝道并不是人人都有,所以对您非常敬佩,是玲子学习的好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2 21:58: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