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日来的大范围雾霾天气,终于让中国最高层的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到雾霾天气时说了一句“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但这希望需要多少年呢?1月28日,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对雾霾天气接受采访时说,“欧美发达国家耗费了30至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要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言外之意:中国最少需要30至50年的时间治理空气。作为治理国家环境的专门机构,一直默默不语之后的回答,真是一语惊人!多么漠然,又好似多么客观!我怕被雾“霾”住,等不及看到明天迷雾后的太阳,“捂”死在雾里。亲,您能等到哪个时候吗?
在这场持续的雾霾中,最严重的时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竟然有143万被“霾”没,而期间的怪现状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怪相一:无语无责。雾霾来的时候,最具权威的政府和最专业的环保部门都集体无语了,没有人来释疑。雾去雾又回,雾霾总是徘徊在城市的上空。不仅让各级政府的蓝天计划吹破了天,都真成空,也是对各级环保部门的工作的一种天测,原来我们的蓝天工作是天在做,人在看啊。面对此情,环保部门还有何语?但不能不为啊,如果只会买净化器的话,那要你何用?全国雾霾重重,环保委早就该走向前台发声,给全国一个交代:一是中国的环境底数到底怎样;二是究竟该采取哪些专业性的应急措施;三是国家每年投资巨额环境治理资金,用在何处,效果在哪里?作为专门治理污染的环保部门,已经成立30多年,这雾霾天气,就是他们成立多年的工作成果吗?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不算是大的环境事件或者事故吗?为什么没有人为这此担责呢?为什么政府也不去追责呢?难道这都是老天惹的祸吗?就没有人为的责任吗?政府的责任又在哪里呢?
怪相二:怨天靠天:一连多日的雾霾天气,一下子揭露了那么多的“脏城市”,人们一步跌进污染的深渊。都说雾天惹的祸,再加全国范围内都是这样,都说空气底数太脏了,污染到处可以转移。好像都是天的过,但最严重的沙尘暴也只是过后就没有事了,而我们现在的雾霾呢?为什么长久地全霸各地的天空呢?如果排放就少,能成这样吗?不要出行、不要开车等治标之法能有多大的作用?在长久的雾霾中,我们都在期盼着风雪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着天作为。
怪相三:有点治理措施也是小儿科的应急之举,就是有点行动也是皮毛之策,根本不触及关键点。雾霾中一些地方推出了治理扬尘、限行机动车、甚至过年烟花的燃放也被提上日程。这些证明中国已经开始零星地行动,而成套的系统治理空气污染的工作还毫无头绪。
好在等待中,北京的四中学生发现《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的不足,查阅大量资料后撰写《关于北京建立大气污染事件紧急处理地方性法规的建议报告》提出五点建议应对雾霾天,联名提交建议报告,呼吁全社会关注并推动立法进程。逼得孩子都出手了,昭示的是公民的责任。同时又是对那些专家颜面的有力一掌。吃凉不管咸的孩子们都出谋了,可吃国家俸禄的那些“专家”呢?在整个雾霾出没过程中,一直一言不发,好像得了失语症、痴呆症,没有任何措施和对策。靠“天”吃饭的环保部门,再这样束手无策,哑巴也快说话了。
建设美丽的生态中国不是一个梦,不是一句美丽的话,需要实打实地治理,拿出科学对策,实际行动,严格执行。
治理雾霾首先必须重树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理念,坚决废止发达国家先发展破坏环境后再治理的老路和落后做法,必须防污染于未然,治理污染从现在严格做起。
治理雾霾需要弄明白成因,找到根源,针对病根下猛药,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雾霾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减轻雾霾需要从公车、工业、公众等方面做起,采取全面措施才能有效。其实雾霾中的人,应该明白天气只是外因,而人类的破坏性发展活动才是内因。不从内因出发,进行根本性治理,断然无效,并且雾去雾仍来。
治理雾霾需要查清环境污染底数,底不清就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环境治理多少年了,PM2.5及所有的污染物,都可以计算根据浓度计算出含量多少,没有量化的控制是空控,注定控空。
治理雾霾要提高治理污染的标准,包括所有的一切的空气污染源,必须严格控制,给这种沉寂的雾天,留下一定倍数的安全系数,多少天的污气无法扩散也不至于雾霾。根据总量总体目标严格分解治理标准,要根据空气质量倒算法来定标准。不要认为空气是可以无限量、随便排放的。
治理雾霾必须有应对雾霾天的应急预案,这是万不得已的做法。必须做好,绝对不能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一旦启动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
治理雾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等法律责任,环保有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则,谁违法谁担责。没有法律的做法终会变成无法,自然就无天了。
作为公民公众,我们首先应该认清自己身上的责任,治理雾霾不只是政府、工厂、公共的事务,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蓝天,我们更应该从工作、生活的每一点滴做起,任何有益处的都必须做。如果说少放一只烟花、少开一次私家车等能减轻雾霾的话,我们就应该少放、少开,否则谈何治理雾霾?大众的畅快呼吸,需要大众的努力。如果人人自己都不注意,只寄希望于他人,那我们只能自强不吸了。雾霾尽管不是烟花造成,但烟花毋庸置疑会加重雾霾。春节全面禁放烟花阻力很大,但少放一只,也并不影响过年,却减少雾霾。我们就在本地的网站发表了很多少放、不放烟花鞭炮的倡议,今年的鞭炮比往年减少一部分,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减少着对空气的污染。从工作生活细节做起,从每一个人的现在做起,每一次的文明迈步,都在走向治理雾霾的健康大道。
作为公民公众,我们不希望活在雾霾里享受那点“雾霾补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大气污染比非典更可怕;让天空更蓝,让呼吸更畅,让环境更美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向往。
天不藏奸,天更不藏污。真的希望身在雾霾中的国人,能尽早深思雾霾的人为根源。用慧眼、慧心、慧行穿透迷雾,雾中悟,务实中实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国人民的真行动,动真格,实干才能美梦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