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海军
从最初人们对PM2.5数值的关注,到“雾霾”成为国民热议。特别是连日来北京等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天气更是引起各方关注,从国家领导人,到职能部门负责人;从能源消耗企业到相关学者均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笔者认为,“雾霾”正是我们在当前高速发展经济中,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预警——我们要GDP,更要碧水蓝天。
初接触“雾霾”一词时,笔者特意在网络上搜索一番,找到正解。它是因空气质量的恶化使阴霾天气增多,危害加重的一种气象,主要是因为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因素造成的。这不禁让笔者想到,每到采暖季节,我们矿区早晚走在街市上,总能感觉到雾气缭绕,让人有呼吸困难之感,本以为这是大气压低的原因,或许这就是雾霾吧?
雾霾天气影响着人的呼吸健康,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大保护环境强制标准出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渴望,一些大中城市在有污染的企业开始规划工业园区,一方面是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一方面形成了集中区域的治理,但这是治标,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让百姓对加强环境保护更感到了迫切。笔者认为,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生存环境敲响了警钟,我们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为碧水蓝天做贡献。
一是法律法规建设。我国是一个法制化国家,建设美丽中国更要有钢性的法律体系做保障。特别是在我们一手抓经济发展,提升GDP的同时,更要有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约定。一些工业化城市,更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以追求经济发展为唯一,将法律条规细划,不给一些利益熏熏之人以可乘之机。同时,在法律法规中,加大对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的惩处力度,让其胆敢以身试法,必受法律严处。
二是营建全民参与的环保氛围。同在蓝天下,共有一个家。我们要不断营造绿色环境人人建,绿色环境靠大家的氛围,在改变传统的环保观念中,做环保的志原者,建设者,执行者。通过组织类似于无车日的绿色出行、无烟日等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对爱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同时,号召大家做环境保护的监督者,全员参与,让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人,有羞愧感,内疚感。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从国家到地方,要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污染企业技改的技改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大力推广天燃气、澡气、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使用,鼓励节能汽车等新产品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对环境的破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