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祖国大地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位于南疆茫茫戈壁深处的全国最长TBM施工的铁路隧道之一——全长近22.5公里的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施工现场,为了边疆人民的幸福,为了吐(鲁番)库(尔勒)二线早日通车,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人却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别样的“年味”。
春节里,工地上依然忙碌如常。隧道外零下近30摄氏度,滴水成冰。上班的工人们从隧道进口坐上“小火车”上班,一个多小时以后才能到达掌子面。他们苦中有乐地说:“睡上一个回笼觉,车子还没到站呢!”
洞口深处,256米长的TBM隧道掘进机宛一条巨型“穿山甲”,工作起来散发的巨大热量能把洞中的温度“升”到40摄氏度以上。工人们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进洞上班,一到掌子面就要赶紧换上背心和短裤。
TBM,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缩写,这是一个舶来的“隧道加工厂”, 集钻、掘进、支护于一体。
TBM设备的引进,结束了中国铁路建设靠钢钎大锤、手风枪、液压台车打隧道的历史,使我国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掌子面上,更换刀具、修复刀盘成了家常便饭。技术人员通过“猫耳洞”钻到隧道掘进机前端,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艰难操作。这里的气温更是超过60摄氏度。滚滚热浪令人窒息。冷却水冲到刀盘上发出“嗤嗤”的响声,旋即腾起阵阵白雾。隧道里工人们像“蒸桑拿”,全身总是湿漉漉的,他们一干就是8个小时。
隧道内外冰火两重天。“天山雪后风如刀,冷拥雪伴不觉寒。”冬天,隧道口结了厚厚的冰层,人从隧道里出来,头发、衣服立即结成冰块,走起路来呼呼作响。艰苦的施工环境,没有吓退参建职工。“既然来到中天山,就要把隧道打通。”
他们在地层深处书写着劳动者的忠诚。
“2013年是决战之年,中天山隧道存在高地应力、突泥、岩暴和隧道涌水等不良地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计划今年年底贯通,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春节不停工。中天山隧道是一块硬骨头,但我们有信心战胜它!”这是指挥长杜万英发出的动员令。
为早日打通中天山隧道,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参建者很多人好几年没回家过春节了,还有的把婚期一拖再拖,有些从小伙子熬成了爹……年过半百的杨运发既当抽水工,也当维修工,24小时坚守在岗位,仅凭听声音,就知道水泵是否在正常运转。6年来,他一直没有回过家。在老杨简陋的小屋里,我们问他想回家吗?老杨说:“当然想回家,但要等隧道贯通呀!大家为了边疆人民奔小康,这点付出不算什么!”
还有刚在天津开完工作会就奔赴工地的党工委书记陈华东,即便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患重病也不能在家尽孝;还有隧道公司项目经理陈立和,这是他第五个年头在工地过春节了,为了短暂的团聚,他把老婆孩子从天津接到了工地。在距隧道出口近万米的中天山深处,三公司项目经理韩银辉、书记黄志良带领将士正在与“大涌水”搏斗。这里的长达100米的富水段每天涌水最大达8千立方米,最大水压达6.4兆帕,为了擒住“水魔”,他们采取帷幕注浆,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五个循环,该循环结束后,他们继续向中天山深处掘进。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指挥部将士的付出也有回报,先后荣膺乌铁局优秀施工项目部和建设指挥部先进集体。
这些默默奉献的一线职工,得到了企业的倾情关爱。不久前,带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郝趁义和总经理彭仕国的深情嘱托,集团公司工会主席赵心昭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将价值二十万元的军大衣、保暖内衣等慰问品送到所有员工手中;春节前夕,指挥部把两头猪、两头羊、四十箱水果给一线员工慰问“拜早年”,把大家的干劲鼓的足足的。
巍峨的天山,正张开翅膀,迎接那“钢铁巨龙”的腾飞。中天山脚下,机声隆隆,炮声阵阵,这是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人向天山进军的“冲锋号”……
伍振 文婷 新兵 图、文
图片说明:
1、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指挥长杜万英(左一)、党工委书记陈华东(右一)在检查TBM刀具(伍振 郝文 摄)
2、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指挥长杜万英(右二)、隧道公司公司项目经理陈立和(右一)在TBM操作室指导施工(伍振 郝文 摄)
3、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指挥长杜万英(右二)、三公司项目经理韩银辉(左三)在现场办公(伍振 裴新军 摄).
4、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指挥长杜万英(左)、隧道公司公司项目经理陈立和(右)在TBM施工现场指导施工(伍振 郝文摄)
5、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三公司项目经理韩银辉在做施工动员(伍振 裴新军 摄)
6、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进口繁忙的施工现场(伍振 摄).
7、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中天山隧道出口洞门(伍振 摄)
8、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进口(伍振 摄).
9、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吐库二线铁路中天山隧道隧隧相连(伍振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