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勇
“班务推进任务、任务带动班务,这双闭环管理法让人耳目一新,激发起了咱们一线班组职工推敲、琢磨、思考,直到从中受到启发的求知欲。” 2月16日一大早,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南昌铁路局南昌电务段赣州信号工区,工友们互致新年问候后的第一件事情,就谈起了2月2日《工人日报》刊发的“班务内务双闭环”管理法。
“这东西确实新鲜、实用,真是咱们企业班组管理的‘葵花宝典’!” 老职工欧栋生说,他工作近40年,这套‘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无论从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都堪称经典之作,不仅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还值得在企业班组全面推广。老欧告诉笔者,谈起班组管理那些事,过年这几天,两个同为企业班组职工的儿子,没少和他聊起这套班组管理法。
“是啊,过去咱们搞班组管理,总是片面地认为,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其他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咱们要么作业效率不高、要不内务整理不到位,不然就是大家聚不到一块。”
老欧和几个工友的一席话过后,让大伙都打开了话匣子……
节前刚走马上任的工长吉毅则打开自己带的笔记本,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姿控组“班组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制作成了PPT教学软件,图文并茂地与工友们一起探讨着班组管理的新方向。十几位工友个个将脖子伸得老长。大家在“飞天团队”先进经验的启迪下,经过几番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班组管理思路。
形成合力性,发挥共振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吉毅说,“工作任务的安排与班组事务管理协调是关键。而班组事务性管理与任务技术性推进管理容易存在关系处理不顺、平衡点找不准、工作步伐不协调等种种矛盾。要处理好班务与任务的关系,班组管理要合力互动。安全员刘文锦说,班组作为企业的基础细胞,如果缺乏有机统一,被动式地接受工作任务,将导致班组任务的积压,内务的紊乱。譬如应对一项临时性工作,如果不能从班组整体角度出发,全盘考虑、细心谋划、周密布置,并结合每个职工的特点、长处、优劣,按照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物尽其用的思路,进行有效地分配任务,压力传递,制定规划的话,就很容易发生各自为战、各显神通、应付了事的现象。
打造核心性,确保重心关键。班组长就是工区的“领头羊”。班组工作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工人技师熊国胜认为,班组事务性工作是工区而以日常运转的基础,而技术性工作任务是检验班务水平的的最好体现。“班组安全、思想、文化、材料、工会和台账等管理工作都是关键,选择思想素质优、责任心强、综合能力强的职工担任班组的事务性管理尤为重要。”唐健说,工班长能否驾驭好手中的管理权,运用好职工赋予的操作权,提升班组事务性管理水平,是铺就良好完成任务性工作的有效基石。以前班组中曾经发生过类似这样的问题:由于班组管理员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自身能力存在欠缺,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及普通职工,造成开展工作时缺乏权威、缺少自制,暴露出班组管理层的缺陷的硬伤。
强化联动性,实现整体效果。“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来事的!”不少工友认为,班组过去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工作“重人情拉关系、轻能力崇私情”的问题。而这些弊端的存在,极大地制约着班组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地迈进。而“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的有效落实和推广,则需要有资格管理、懂得管理、精于管理、擅长管理的工友担当,还需要技能素质高、业务水平优,且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标兵。”吉毅说,班组管理要实现双闭环管理,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从零起步,在打造卓越管理团队的基础上,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无可挑剔的用人机制、公平高效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提高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最终实现班组事务管理与技术管理推进的联动,一步步向‘分天团队’看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