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3年2月10日00:05,我打开相机回放刚刚拍下的那组镜头:00:00,调度室内大红灯笼高挂,屏幕墙上各大码头一派繁忙,年轻的调度正密切监视着……我不仅用心爱的相机记录下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还记录下宁波港生产作业的跨年一瞬!
从大年三十的下午开始,我走街串巷,用相机来记录今天,留住瞬间。
17:00,我准时来到父母家,和妻儿一起陪父母吃团圆饭。饭后依旧是传统节目——放烟火,看婆媳俩躲在墙角捂着耳朵瞧,爷孙俩跑进跑出点火燃放,我透过相机镜头看到头发花白的俩老,回想起饭桌上父亲说 “新的一年,我和你妈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安健康” 那句话时,不由深深感慨:父母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朴实。
走在灯光璀璨的回家路上,一对不起眼的清洁工夫妇走入我的镜头。得知他们还在工作,等下回出租房包饺子,并且已有4年没回老家陪老人孩子过年,我看到女子用衣袖抹了抹眼。放下相机收起笑容,环顾干净的路面,目送他们推着满车的瓜皮果壳、烟花碎末渐行渐远。
回到家,女儿奋战在题海,妻子开始沉浸在春晚里,而我则走进了因摄影而结缘的《工人日报》聊天平台。平日鲜见的夏晓凌主编及管理员纷纷冒泡。大家畅所欲言,互送祝福,好不热闹。短暂的两小时后,我惦记着最后的拍摄任务,带齐装备,告别妻儿再次出了家门。
夜风没有想象中的凛冽,甚至还带着一丝温柔,许是因为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空中还弥漫着硫磺的味道。行人已渐稀少,关门歇业的店家门口,不时传来女孩的欢笑声,她们意兴阑珊地手举荧光棒,挥舞着、蹦跳着,闪烁的光线映射出她们青春的脸庞,已找不出半点先前的倦容。我将狂欢的画面定格在相机中。
23:15,我来到宁波港大厦,门口垂挂的大红中国结随风摆动。在事先征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我来到了今天拍摄的终点——调度室。推门而进,室内亮如白昼,灯笼映照,一派喜庆。年轻的调度正在电脑前紧张地忙碌着。我简单介绍拍照思路后,开始找位置、支三脚架、设模式、对焦距,静候零时的到来。当看到屏幕墙上其中的一块,正是我经常工作的地方——矿石公司大码头时,不由激动和自豪起来。灯火通明的码头上,抓斗犹如一只灵巧的巨手,在船舱和皮带机之间来回地飞舞。想着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正和眼前的调度员一样,默默地为宁波港的发展坚守着,我心生温暖。时间一过23:40,窗外、楼宇间的爆竹声开始一阵盖过一阵,窜到半空的烟花一下红、一下黄地闪耀着玻璃窗。调度员连胜回望了一眼,笑着说:“啊,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了。” 我透过取景框,紧盯屏幕上的时间,跟着节奏默数着即将跳向整点,屏住气息用连拍的方式摁下了一长串快门。在一片“咔咔咔咔……”的响声中,我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下历史的一刻,迎接新年的到来。
拍完回家,妻儿已安然入睡。兴奋的我毫无睡意,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一天的照片。回想这一年,因为爱摄影,所以用相机来凝固飞逝的时间;也因为爱摄影,所以记录下或感动、或温暖、或喜悦、或无奈的种种瞬间。感谢相机,让我记录下宁波港历史性的一刻,也感谢相机,伴我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除夕夜。
(周磊 蒋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