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7|回复: 0

[职场趣味] 【职场趣闻】职业经理人的种种“病态”

发表于 2013-2-22 15:42: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场趣闻】职业经理人的种种“病态”
  职业经理人“病态”种种在职业经理人频频出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事逻辑。
  2003年职业经理人精英频频出局的震荡在人们的心头还余波未息,2004年盛夏时节华晨中国四高管“抛股谋反”的传闻又甚嚣尘上。中国职业经理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个个悲情咏唱《走麦城》,这是怎么啦?有专家指出:中国职业经理人从一开始就是拖着病蔫蔫的身子坐上高级白领交椅的,其走马灯似地遭遇滑铁卢之战,是意料之中的事。职业经理人多呈病态,主要症状是:
  短视症
  由于职业经理人角色的定位决定了他们比较短视。很多职业经理人前瞻性不够,他们把追求自身的利益放在了价值取向的首位。他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都会尽量选择收益高的企业,而企业业绩一旦下降,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很少有人把企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他们认为企业是出资人的,而不是自己的。没有形成那种“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价值理念。这就导致了职业经理人并不是全力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在他们的圈子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什么十年之后!明天在不在这里都不一定。”“老总,慢慢做,不要把业绩做那么高,否则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由此可能导致他们因为急功近利而错误地制定一些计划;身为职业经理人,他们被要求注重当期业绩。
  彷徨症
  中国职业经理人,很多曾经风光过的,现在都消失了。其实职业经理人生涯一直都充满了彷徨和恐惧——我今天已经干到总经理了,如果不干了,去干什么?企业的拥有者有落地性,有归属感。但职业经理人这方面比较弱。职业经理人有着深厚的雇佣心理。他们在企业高层生存,总体感觉就是“高处不胜寒”。其实,生存是需要讲求技巧的,而晋升更不像名片上增加一个头衔那般轻巧。即使你今天能拿到20万元的年薪和得到相应的头衔,那么明天呢?他们感觉自己像机器一样,每天被任务推着转。精力严重不足。对老板来讲,职业经理人的位置总是需要一个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家伙。职业经理人稍有松懈,目前的职位就有可能难保。
  贪婪症
  目前一些职业经理人缺乏非自我利益不能动的意识,甚至还有的职业经理人已经发展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当他们面对大量经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平衡的心态。只是从自身的付出来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多少利益,而不去考虑这些利益是不是属于自己,是不是侵犯了出资人或者是其他人的利益。正是一些职业经理人这种不平衡心态和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他们利令智昏地践踏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契约。契约作为货币出资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一份合作关系,一经双方签订就应该严格遵守。即使这种契约可能存在不公平性,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一旦签订并承认了契约,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品德问题。有些职业经理人为了个人的私利,不履行契约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出资人的利益。也有些不惜牺牲企业利益来换取个人私利的职业经理人,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吃里扒外,吃着碗里的,瞧着碗外的,时不时拿点回扣,捞点外块。有的职业经理人拿着原有企业的商业机密、关键技术、客户资源等到竞争对手那里要高价,包括要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帮助竞争对手打败原有企业;有的甚至利用上述资源,在外面偷偷注册公司,自己办同样的企业,把老板公司的业务挪到自家店里来做,与老板的公司进行竞争。正是因为目前存在部分职业经理人不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契约规则,使得货币出资人对职业经理人产生了不信任,两者的关系变得互不信任。
  狡诈症
  在整个社会信用不佳的环境里,某些职业经理人已难有商规与道德规范可言,倒是凭狡诈得逞于一时。诚如留美博士赵波所言:由于缺乏机制与道德约束,使苟营者易于取巧,成熟的商规难以张扬,促使权谋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变异、神化,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被催化得无以复加。2002年,主要由从哈慈高层出走的人士组成的蜥蜴团队,在知名媒体上发表的一系列商业运作的绝招,其中某些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可能被控以商业欺诈、价格操纵等罪名的行为(譬如通过所谓的脑力激荡杜撰了美国V26全球青少年减肥援助基金、伪造的并不存在的V26美国总裁的签名、假此名义组织的所谓打折销售公益活动、以假充真的所谓麦克·杰克逊电视广告等等),却得以堂而皇之地以正面形象在中国流行并得到众多职业经理的喝彩。这是权谋的胜利,同时也是这些职业经理们没落的开始。中国企业的成功更多的是靠个人能力与魅力,或者说权谋。这种个人能力又绝不是西方的MBA教育以及环境所能培养出的,更多的带有一种灰色的成分。
  梦游症
  职业经理人好做梦,这山望着那山高,在人才大战中,一有风次草动,他们就反水叛变,反过来炒老板的鱿鱼,而且会带走“一营叛兵”。一项统计资料表明,职业经理人在白领阶层中跳槽最为频繁,他们奉行“此处不留人,自有留爷处”的商业哲学,见好就收,功成身退,不好就撤,另谋高就。中国知名的职业经理人平均2.3年跳槽一次,很少有人在老板手下干满5年的。
  肾虚症
  职业经理人很忙碌,公司却不会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投入来培训,通常是要求你来了就要有产值。像IT行业,变化非常快,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充电,你的价值就越来越少了。实际中我们发现,已经有部分的职业经理人开始渐渐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了,他们所具备的经营能力已经不足以应付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了。但是他们又不愿从职业经理这个位置上退出来,他们排挤一些新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他们还利用自己曾经辉煌的历史与出资人讨价还价。
    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