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胥奎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堂题为《走好人生第一步》的讲座,主讲人是《中国少年报》副总编卢勤老师,她其中说的一个故事和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卢勤的母亲生前一直把一个抽屉牢牢地锁着,钥匙藏在卢母的贴身内衣兜里,直到卢母去世才找出钥匙打开。儿子们惊奇地发现里面没有一分钱,更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小本子,本子里密密麻麻记着卢勤六姊妹出生的阴历阳历和具体的日期、时间,以及她们生孩子的详细情况。原来,老人家是把她的儿女们当作一生的最大财富。而就在与卢母同一天去世的医院里的一位老人,弥留之际,他眼巴巴地望着门口,希望儿子来看他。后来儿子来了,待了会儿又走了,老人还是很伤心。别人安慰他,儿子已经来看过了就别难过了。老人却伤心地说:“他哪里是来看我的,是来摘走我手表的”。
听了这故事,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也深有一种感触。为人父母者,或许很多人都正同我一样,视唯一的孩子为掌上明珠,不仅为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健康成长操心费神、花钱费物,还竭尽可能地节俭存储,盘算着为孩子多留点、多置备点。有的甚至为孩子考虑了读书工作、结婚成家,还要考虑子子孙孙,而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但实际上,正如卢勤所说,我们却很少把“财富”真正的涵义教育给孩子。我们该留给孩子一种自力更生的观念,还是更多的物质财富?实际上,我们靠工资省下一点很不容易,如果留给孩子去挥霍却太容易。古往今来,那种“一代富,两代平,三代四代穷不如人”的例子也太多了。
那么在一个家庭里,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当然应该是孩子!而怎样才能使孩子变成财富?家庭教育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有人说,一年收获,你就种花;几年收获,你就种树,一辈子收获你就得种观念。希望和我一样身为父母的家长,一定首先要改变观念,因为只有把“财富”真正的涵义教育给孩子,我们才能在他们身上收获一辈子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