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从有了车子,方便了不少,却也平添了许多烦恼。
小区停车“堵心事”
不知什么时候起,一下班,我就要盘算着什么时候回到小区,才能够提前“把”到一个有利于第二天顺利出发的好车位。超过22点以后,很有可能得开车满小区寻找停车位了。周一至周四好一点,稍晚一点回家也能停,只是位置不太好;而周五这天,千万不能等到七点以后才回家,否则,车子停小区外都会有可能。
尽管买了个车库,但自买车三年多来,我的速腾却从未在车库里歇息过一分钟。原因之一,是车库离家有100多米的“路程”,得绕过小区游泳池方能到达,雨天或者东西多时,十分不方便;原因之二,车库门前经常会有别的车停在那儿,让本来就狭窄的通道更窄,常常是进得去出不来。当你满心欢喜地开车停了进去,早上出来时却不得不扯着嗓子大吼:“哪家的车堵门啦,快来挪一挪!”一嗓子吼下来,通常是没有任何反应。
看了太多停车入库者早上起来急等上班,而车子又开不出来时气急败坏的表情,我暗自庆幸自己因为偷懒把车停于楼下,任爱车经受风吹雨打而不为所动,才避免了发生此种问题;有的住户干脆搬几块大石头放到自家车库门口,让别人无法“鸠占鹊巢”,自己需要停车时,还可以搬搬石头,热热身。
可是,当车越来越多之后......
有一天早上,头天晚上加班有点累的我,起得迟了点,眼看离上班时间只有15分钟了,我赶紧抓块面包就跑。开门、点火、热车......还好,还有13分钟,到达公司需要十分钟,时间是充足够的——正在打着如意算盘的我,突然发现前面横一辆面包车,竖一辆夏利的挡住了去路,特别是那辆可恨的“XE686”,他如果好好停正的话,凭我的技术,把后视镜一别,过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他偏偏歪朝一边,车头部分根本不够我的车身宽,除非飞车侠在场,不然,谁也别想过去。
我一急,也学别人扯着嗓子大吼一声:“谁的‘XE686’,挡道啦,快来挪挪车吧。”喊了半天,没有任何反应。眼看只剩下10分钟了,无奈的我只好打个倒,从别的通道出去。幸好我所在的单元有三条道路,此路不通,总有一路是通的。
谁知道,倒车回到停车点,下车观察后才知道什么叫走投无路!右边的道路上虽停车很少,宽马大道的足够过去,但一辆“bluebird”干脆停在了路口的中间,看来也是晚归者,看到处停满车后,懒得去找别的地方停了,直接就很别扭地停在了路的中央,也不管挡了谁的道。
再看左边,不看不知道,一看气得饱。没有一个人愿意顺道停好,把通道让给有急事的人。左边和右边的车间隙不足1米,只够行人或者电动车通过。这左、中、右全部给堵得死死的,我今天这班不迟到才怪!手搭方向盘的我,真恨不得长按喇叭,一秒不停,把所有人都吵醒起来,看看这个没有出路的早晨!看看咱们中国人的素质!到最后,虽然恨得牙庠庠的,我却做不出那样扰人不得安生的事!只好打个电话向主任说明情况,再找到保安,通过保安室的档案寻找车主解决问题。
小心驶得万年船
学会驾车后,我一直不敢忘记教练说的话:无论何时,请系好你的安全带;我更不敢忘记,去考驾照那天,在考试中心看过的那些事故异常惨烈,教训十分深刻的警示片。我总认为,规规矩矩开车,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证,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有很多朋友见我开车的样子,总会略带调侃地说:“我还没见过比你更守规矩的人呢,在城里开车系个什么安全带啊?再说,你这车怎么老感觉象个老牛车,不紧不慢的。”一般听到这些话,我都会笑笑:“我胆小嘛,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出个事故不得了啊!”
开车三年来,因为胆小,好几次在险情迭出时我都能从容地化险为夷;因为胆小,我从未收到过超速罚款单;因为胆小,朋友开口借车时,我宁愿挤时间亲自驾车帮忙,也不愿将自己的车交给一个我不了解驾车习惯的人手里,哪怕就此得罪朋友。
曾经有一个朋友就吃过借车的亏。
他把车借给了一个自认为非常铁的哥们,结果这哥们开完一趟车回来后,这个朋友就收到了交警寄来的金额为3000多元的超速罚款单,足足是他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几百块。对于一个每月用工资还房贷的人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朋友为了哥们义气,硬生生暗忍暗受地认了这额外的罚款。
当然,罚点款也许是小事,那要是肇事呢?要是死了人呢?后果如何承担?陷于纠纷扯皮甚至好友变仇人的事情,是大家都不想发生的。
不敢忘记,多年前,姑父因为找了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帮忙用货车拉砖建房,最后在与牛车、小汽车三车交汇时,因处置不当,造成他和驾驶员重伤差点死亡的惨痛教训!
不敢忘记,西石一级公路自修建完成至今,有多少个鲜活的生命因为驾驶员的违规操作,因为对突然出现的险情处置不当,而命归黄泉的惨痛教训!
不敢忘记,有一个年轻小伙,在驾驶途中,因接听电话没有专心开车而车毁人亡的惨痛教训!
不敢忘记,在某高速公路上,一辆豪华越野车在行驶途中与前面一辆大货车相撞,本来可以逃过一劫的前后排三名乘车人员,因平时都不习惯系安全带,发生车祸的一瞬间,在惯性作用下,被甩出车外毙命的惨痛教训!
新交规,严是爱,松是害
车子越来越多,驾驶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学车的过程都没有,仅凭关系,托人弄到一纸驾照,就摇摇晃晃地开车上路了!马路上,乱停乱放,随意变道,飞车疾驰现象比比皆是。一到晚上,就算在灯火辉煌的城市开车,很多人都大摇大摆在开着远光灯,甚至是亮如激光的氙气灯迎面而来,直到刺得对面的司机两眼一片昏暗,大脑一片空白也从不变光,从不考虑会因此埋下什么祸患。这一切,只因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文明行车,不仅安全你、我、他,更能幸福千万家。
严格规范行车行为的法典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呼之欲出!
2013年1月1日,网友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的交规”出台了。大众在拍手称快之际,也都在思考:这一举措能不能真正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让一切交通行为更“文明”呢?
公安部123号令里,对闯红灯违法行为增至扣6分,驾驶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记12分……加上之前对“闯黄灯”是否处罚的争议讨论,很多车主都对新交规的处罚力度印象深刻。新交规满月后,多地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行为大大下降。“扣6分对于驾驶人而言的震慑力非常之大,因为一个扣分周期仅有12分。”交警人士表示,从1月份数据可以看出,车主谨慎驾驶的态度大幅度提升,路面的交通事故量也有所下降。各地的交通文明行为正在一天天悄然发生着改变。
可是,许多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侥幸心理作怪,人们只对那些熟知的、安装了摄像拍照监控的路口有所畏惧,对于那些没有监控的地方,以前怎么走,现在还是怎么走。有记者专程在各大中小城市明查暗访,结果表明,文明程度较高、交通管制设施配备齐全的大城市收效相当好,但二线、三线城市的情况往往差强人意。每一个城市交通管控设施的安装毕竟受财政支持力度、城市建设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不能一蹴而就,但每一个人能否真正从内心深处建立起“我要安全”的理念?从而自觉约束行车行为,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车祸事故的发生?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人类对于安全的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既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于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熟视无睹?在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都在30万人以上,是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这些死亡人数的背后,究竟意味着多少个家庭的支离破碎?究竟意味着多少泪眼朦胧的生离死别?没有人做过统计。
有多少鲜活生命可以重来?答案是一个也没有!
不是我太悲观,而是这些事故的发生,在别人身上,是几十万分之一,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新交规,严是爱,松是害,只有每时每刻都认真践行,直至形成良好习惯,才能确保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正常看到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这,也正是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行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
朋友们,就让我们用文明的行车行为,为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加一点点砝码,让我们在逐渐适应这“最严厉的交通规则”中,一步步走向幸福,走向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