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酒后泡温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事件,轻则出现感冒、头晕,重者可出现脑血栓、心梗
慢性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切莫泡温泉
普通人睡眠不足、熬夜疲累、酒后、饭后或空腹等状态下不宜泡温泉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
眼下正处于乍暖还寒时节,一到周末,到郊外踏青泡温泉是时下不少都市人青睐的休闲方式。很多人知道泡温泉有驱寒健体养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种种好处,却不知道泡不得法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而且,泡温泉也非人人皆宜,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及处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的正常人,比如酒后的人群,有时随便泡次温泉,可能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心跳过速、胸闷或头晕甚至晕倒等意外,不可不防。
案例
酒后泡温泉 越泡越头晕
陈先生春节后把父亲从北方老家接过来,想着多年没在老人跟前尽孝,找了个周末陪着父亲和妻儿到郊外爬爬山吃吃农家菜。好久没见儿孙绕膝的老人家享受着眼前的天伦之乐,一高兴便多喝了两杯酒。饭饱酒足,大家提议去泡温泉,于是便就近找了家温泉酒店。
一办好手续,老人家便兴致勃勃地跟在小孙子后面,在一个池子泡了一会儿,又溜进另一个池子。没多久,老人家就开始感到胸闷头晕,但他不想扫大家的兴,心想着自己一向身子硬朗没什么大毛病,可能是一下子不太适应,于是没太往心里去。又过了一会儿,老人家头晕加重,从池子里起身时差点没站稳,好在儿子扶住了,才不至于摔倒。
“不是说泡温泉能促进新陈代谢吗?泡一泡,酒气不是散得更快吗?”对于老人的疑问,工作人员答不上来,但听说他刚喝过酒,马上劝他先回房间休息,并再三叮嘱他:没休息好千万别下水,以免再次出现头晕发生意外。
专家解读
饭饱酒足泡温泉 血管扩张易“盗血”
“酒足饭饱后去泡温泉,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分析称,眼下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本来就很容易着凉,而喝过酒之后人体血管扩张、毛孔疏松、散热加快,会比较怕冷。这时若跳进温泉池里,可加重血管的扩张,出现“盗血”的现象。
所谓“盗血”,杨小红进一步解释称:本来一个人体内四五升的血刚好能满足正常的血液循环需要,如果喝多了酒还跑去泡温泉,体内本来处于关闭状态的那部分毛细血管不同程度地打开,全身有限的血液被分流到更多的分支血管里,而供给心脑血管的血量进一步减少,形象地说,本来应该流入心脑等器官的血这时就像“被偷走了”一样。而供血一不足,就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轻则容易感冒、犯晕,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脑血栓、突发心梗。
刚吃饱饭也不能马上跳进温水池。因为饭后胃肠道里需要足够的血液运行来保证正常的消化。如果马上去泡温泉,同样会因为血被分流到更多的毛细血管里,造成胃肠道的血液供给减少,动力不足而出现饱胀感。虽然其危险性不像酒后泡温泉那么大,但也可造成消化不良。
禁忌“蒙查查” “温泉病”增多
乍暖还寒时节,一到周末跟家人或亲友到郊外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踏青吃农家菜,玩累了找个地方泡温泉,这是时下不少都市人青睐的休闲方式。但杨小红指出,由于下水前不太了解禁忌,泡温泉不得当也在不同人身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被通俗地称为“温泉病”。
比如,上述饭饱酒足后下水出现的“盗血”现象,还有因水温高血液循环加快导致部分有心血管基础病者血压升高,出现胸闷、心慌,同样还有头晕等症状。
此外,有些人对时间不加控制,特别是在含有硫黄等酸性成分的温泉中浸泡得太久,皮肤受刺激后角质层容易变薄、脱落,若加上不断搓洗,皮肤的保护层被严重破坏,会变得更加干痒。有些人忍不住会用手去抓,抓破了皮出现感染易引起皮疹,导致毛囊炎,这类因泡温泉所引起的皮肤病近年来也有所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