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8|回复: 0

[职场攻略] 大学生就业率不如中职生: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契机

发表于 2013-3-1 11:4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就业率不如中职生: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契机
  教育部发布国内第一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
  在就业上,似乎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率低于中等职业生。从正常逻辑上讲,研究生和大学生多学了不少知识,应当在用人市场上占尽天机。可是,学历镀了金,就业率反而降下来。
  对于中职生就业率高于大学生,我们有必要进行分析与探讨,但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倘若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待“大学生就业率不如中职生”,不仅能化“危”为“机”,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全面提升我国大学生素质的最好契机。
  首先,这反衬出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已日渐理性化。长期以来,我国用人市场上信奉“唯学历是举”,招人只看学历,不管需要与否,甚至看大门、看厕所的也要研究生。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更加理性看待学历问题,用人单位越来越认同能力,而学历则在其次,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这能倒逼教育部矫正扩招政策。随着“大跃进式”的扩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造成大学生质量持续下降。《一位教授:我向“扩招”投降》的网帖直白地说:“拿大学当乡镇企业,我不得不投降;拿学术建设当流水线,追求‘规模效应’,我不得不投降……”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倒逼教育部对扩招政策进行合理修正,以让高校走良性发展路径。
  此外,这还能矫正大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在大学生培养机制上,大学必须了解就业市场,合理调整专业,要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从而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尽快完善培养机制,譬如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在某些应用型专业,逐步增加来自科研院所、大型厂矿企业等社会导师的比例,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全面推进高校培养方式的深层次变革等。
  来源:燕赵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