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9|回复: 7

[华为] 华为中兴称美众院威胁通信安全指控影响不大

发表于 2012-10-10 07:44: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前对民营企业并没有披露财务等信息的要求,但适当地增加公众对你的了解是有必要的。——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指称,收到了大量有关华为的设备从事可疑行动的报告。

继反驳美国众议院的“威胁美国通信安全”的指控后,昨日华为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在美国市场以终端和企业业务为主,因此此事带来的经济影响不大。中兴也公告称,本次调查结果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华为在美电信设备份额有限

美国当地时间10月8日,美众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未能解释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有可能威胁美国通信安全。

随后华为和中兴都对该指控做出了回应。华为在声明中表示,报告充满传闻和臆测,指向一个“事先已确定”的结果。中兴在回应中敦促委员会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

昨日,华为相关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前华为一直想跟美国的大运营商合作,但美国政府一直阻碍,所以签单受阻,目前仅跟几家中小运营商有合作。“在电信设备方面,华为一直没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该人士说,目前华为在美国市场上主要以终端和企业业务为主,与美国政府通信安全关系不大,所以这次事件对华为在美国的现有业务影响不是太大。

据了解,华为于2001年开始涉足美国市场。

华为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在美国市场的终端销售收入达到9亿美金,但华为未提供在美国的通信设备等方面的收入。

中兴预计事件将持续

中兴通讯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运营商网络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小,本次调查结果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思科终止与中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兴通讯在公告中称,公司此前向思科采购路由器等产品。现在中兴自己生产了替代产品,合作的终止不会有重大不利影响。

中兴通讯发言人周一表示,前几天思科通知中兴通讯终止战略合作协议。

思科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主要市场在美国。

中兴通讯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兴通讯非常关注此事并且一直在与思科沟通。同时公司正在积极与美国政府合作配合对伊朗的调查,我们相信该问题能妥善解决。”

“这件事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对未来在美国的发展没有做任何预期。”中兴通讯相关人士昨日表示。

中兴2000年起进军美国。2011年中兴海外市场收入468亿元,占集团整体营收的54.21%,其中在美国市场的收入不足3000万美元。

对未来发展影响巨大?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华为、中兴一直未能打开美国市场,在核心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很小。所以这件事对其业绩等影响有限,但对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毕竟北美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电信业观察家项立刚也认为这一事件对华为、中兴未来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在美国的通信设备市场上希望很小。”

昨日,中兴通讯A股跌0.44%,收于11.4元。H股跌5.556%,收于11.9港元。

反应

商务部:此举有违自由市场规则

新京报讯 (记者沈玮青)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中兴和华为做出的调查结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沈丹阳称,美方这份调查报告仅凭主观猜忌和不实依据,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无端指控,排斥中国企业在美开展正常经营和参与正当竞争。此举既有违美一贯倡导的自由市场规则,也不利于中美双方企业相互开拓市场,扩大合作。他希望美国会摒弃歧视中国企业的做法,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切实为两国企业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创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合作顺利发展。

今年以来,在美国大选年及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美国频频打出“中国牌”,对中国发起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今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多次发起“双反”调查和“337调查”。

周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言论

这是“政治操弄”的指控

对于美众院情报委员会针对华为、中兴的调查报告,《人民日报》昨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为“钟声”的评论。评论文章称该调查报告背离事实,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膨胀。缺少事实支撑的没有来头的顾虑,却需要对方提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这种逻辑是“有罪推定”。

文章称,美国正处于大选当前的政治季节,“中国话题”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美国两党争相“示强”的工具,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相关报告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操弄”。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经济“自上而下”的介入日益加深,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上升为国家间的竞争,深刻改变了国际竞争格局。

文章指出,美众院情报委员会对华为中兴的指控“是刻意编造的故事而已”,背离事实,满纸偏执。“缺少事实支撑的没有来头的顾虑,却需要对方提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早已被世人摒弃的‘有罪推定’。美国立法机关竟然还持有如此落后的观念,着实让世人大跌眼镜。”

新京报记者 刘兰兰

对话

“企业问题不能政治化”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用经济标准去衡量企业,而不应该把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拿到企业间去衡量。

企业应增加曝光度

新京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称华为、中兴可能威胁美国通信安全,你怎么看?

梁艳芬:这件事情与美国经济形势和大选形势都有关系。某种程度上有投资保护主义的倾向,因为目前整个美国的经济形势并不太好。政治方面,则是想通过此事在大选期间赢得更多的支持。此外,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有这样的戒心和防备。

事实上,经济上的依据并不是很充分。因为调查此事的是情报委员会,而不是投资或者经济方面的机构。

新京报:那就是说这件事更多的跟政治有关而不是跟经济有关?

梁艳芬:我觉得是。

新京报: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梁艳芬:华为在听证会上也一直表示其行为都是经济上的,华为副总裁说企业尽可能把经营产品、竞争力等市场化的东西找出充分数据去回应疑问。也只能这样做,企业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去解释你的运作模式和过程。

新京报:但华为并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提供了数据也无法打消情报委员会的疑问。

梁艳芬:所以这给中国民营企业一个提醒,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就要慢慢适应全球化下对企业透明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对民营企业并没有披露财务等信息的要求,但适当地增加公众对你的了解是有必要的。

中国不宜“反制”

新京报:中国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对美国企业的开放态度,提高美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准入门槛?

梁艳芬:如果这样做就成为贸易投资战了。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做。美国那边质疑华为中兴有政府背景,华为自己也撇不开呢。政府最多只能表态说企业的问题不能政治化,应该用一个经济的标准去衡量一家企业,而不应该把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拿到企业间去衡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的资金流动是自由的。企业的行为也应该受到保护,不应做过多的限制,提出太多过于苛刻的要求。如果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冤冤相报,对中国不一定有好处,我们还处于一个吸引外资的势头,还是希望外资进来。一杆打翻一船水也不合适。

新京报: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不应该过多参与此事?

梁艳芬:中国政府只能要求或者希望美国不要将企业行为政治化,国家的关系不要威胁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政府有义务去做这样的呼吁。

新京报:美国情报委员会的报告没有提供明确的信息来证明华为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能否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去评判?

梁艳芬:没必要。第三方的中立性很难确定。而且威胁的事情很难衡量,威胁的标准很有弹性,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新京报)
1.jpg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17:52 | 查看全部
早前新闻:

华为中兴被“莫须有”威胁美国安全

  不出市场预料,华为、中兴这两家中国网络设备提供商,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

  昨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该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这两家公司未能配合这一长达一年的调查,也未能解释他们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报告称:“根据可用的机密和非机密信息,我们不能相信华为和中兴未受外国政府影响,也不能相信他们不会对美国和美国的系统构成安全威胁。”报告还指出,应当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美国市场的电信设备业务。

  专家称,美国司法一直强调“疑罪从无”,但在华为中兴事件上,不但提前假设“有罪”,而且在找不出证据的前提下判为“或许有”“不排除”威胁国家安全,显示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真实动机。

  对于美国众议院的刁难,华为和中兴都表示,自身的产品并不存在威胁美国国家通讯安全的地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指出,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就连英国的《经济学家》也刊文指出,美国打出安全牌,无疑涉及到经济利益和保护主义,以及政客的需要。

  华为中兴在美屡遭歧视

  自2011年2月开始,美国国会就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调查,以确定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威胁了美国的国家通讯安全。今年的9月13日,美国众议院举行听证会,就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接受质询。华为和中兴分别派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和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参加听证会,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国会参加此类听证。在这次听证会上,华为和中兴的代表都表示,公司并没有受到中国政府的影响、得到了特殊待遇或是对美国通讯安全构成威胁。

  但是,华为、中兴的辩护,以及罗列的一系列事实,并没能改变美方的态度。昨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中兴的产品和服务威胁到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这一报告也预示着这轮调查已经得出最终结论。

  针对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指控报告,华为发言人表示:“华为是一家在全球获得信任并受人尊敬的企业,在全球将近150个市场与500多家运营商展开了合作,包括除南极洲以外每个大陆的全国性运营商。我们产品的安全性和信誉都已经得到世界的证明,这是事实。”

  中兴通讯则回应称,这起调查将西方大型厂商排除在外,美国国会应当扩大调查范围,而不应只针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表示,自2012年4月,已用事实向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证明中兴是中国独立的、透明的、致力于全球贸易的上市公司。在中兴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模型里,中兴设备是由一个独立的受美国政府监督的美国安全评估实验室进行评估的。

  其实,这不是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首次遭到美国的歧视。

  2008年,华为计划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厂商3COM公司,最终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这一收购;2010年,华为竞购2Wire公司、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也未能获得美方批准;2011年,华为收购美国通讯技术公司3Leaf,最终也功亏一篑;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期正对中兴展开刑事调查,认为中兴有可能向伊朗出售违禁的美国电信设备……

  大选之年的国家安全牌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就成为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常用的手段。美国此前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展的“双反”调查并开出惩罚性关税罚单,就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标志之一。如今美国正在进行激烈的总统大选,用贸易保护来争取选票,更是屡试不爽的手段。

  进行贸易保护,打国家安全牌无疑是最佳借口。

  就在前不久的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Ralls公司在美国俄勒冈州一军事基地附近兴建四个风电场,并要求Ralls公司在90天之内从该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Ralls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集团的关联公司,在美从事风电业务的投资与建设,与三一重工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也不是三一重工的子公司。10月1日,Ralls公司将美国总统奥巴马告上了法庭,认为美国总统的行为“违法且未经授权”,且没能对其决定提供任何证据或解释。

  此次,华为和中兴通讯又被冠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维护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利益。瑞银证券副董事曹嘉骏就表示,“国家安全”只是幌子,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体制需求才是上述行为最合理的解释。

  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计,2013年美国网络基础设施支出或将出现增长的拐点,吸引了众多网络设备巨头来争食。华为、中兴这几年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已经对思科、阿尔卡特朗讯等美国网络设备巨头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这时候美国祭出所谓的“国家安全牌”,就是要阻止华为、中兴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企业抢市场。

  ■链接

  华为或考虑上市以突破美国封锁

  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华为正在接触投资银行,寻求公开发行股票方面的建议,这是华为增加自身透明度和提高从美国等市场获得大型合同机会的努力之一。

  《华尔街日报》引述未透露姓名消息人士说法称,华为向投资银行咨询的内容包括上市的方式和地点,以及需要披露哪些信息以帮助推动上市进程。不过华为还未就是否进行IPO作出决定,也未选定由哪家银行来负责交易。

  据称,华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曾在去年就IPO事宜进行过认真讨论,赞成IPO的人认为,上市能够让华为变得透明,从而增加西方发达国家对它的信任度。反对声音认为,上市仍然不能消除美国等国家的疑虑,作为华为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虽然是上市公司,但也未能突破美国等市场。

  除了上市等方式之外,华为还通过投资的方式加强与外国政府的关系。9月,华为宣布在英国新增投资13亿英镑,此举受到英国欢迎,任正非也得到了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接见。(南方日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19:23 | 查看全部
美众院无端指控华为中兴“危害国家安全”

此举意在阻挠中国公司开拓美国市场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10月8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呼吁与这两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美国公司“考虑选择其他供应商”,并要求联邦政府阻止两家公司在美国的并购活动。

    调查报告认为,华为和中兴可能为所谓中国网络间谍活动提供帮助。报告建议美国政府系统(尤其是敏感系统)和美国政府项目承包商应将华为或中兴的设备或部件排除在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应阻止与华为和中兴相关的任何收购或合并等。报告宣称,该委员会调查发现关于华为公司违反美国法律的“可信”信息,这些指控包括非法移民、贪污受贿等,将被提交至美国司法部门。

    美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罗杰斯和马里兰州的民主党众议员达奇·鲁珀斯伯格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可获得的机密和非机密信息,我们不能相信华为和中兴不受外国政府影响,因此它们给美国和我们的系统造成了威胁。”

    针对这一报告结论,华为公司8日晚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指出,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所主导的、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仍然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声明认为,该报告充满传闻,报告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

    中兴通讯则表示,该企业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任何安全威胁,美国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

    针对报告结论和指控,华为美国公司新闻发言人普拉默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指出,这些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是一种“危险的政治上扰乱视听的行为”。他还指出,这些指控无视技术和商业现实,将威胁美国就业和创新,对保护美国国家安全没有任何好处。

    以华为和中兴可能为中国情报机构向关键的通信零件与系统植入恶意的硬件或者软件的担忧为由,罗杰斯和鲁珀斯伯格领导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去年11月宣布发起针对华为和中兴的调查。今年9月13日,该委员会为此举行了一场专门听证。听证会上,针对美国议员抛出的种种无端指控和质疑,两家公司的代表一一作出回应,均否认其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在听证会上明确表示,华为公司的产品绝对不存在后门等威胁安全的隐患,没有也不会为了任何第三方或者政府而损害自身的商业利益和客户网络的完整性,而且华为已采取了大量措施来提高全球网络安全。中兴通讯负责北美与欧洲事务的高级副总裁朱进云表示,中兴不是国有企业也不受政府控制,而是一家独立、透明、全球化、公开上市的电信公司,只对股东负责。

    然而,正如观察家此前所预期的那样,无论华为和中兴公司如何解释,美国议员们都不会满意。罗杰斯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7日晚间播出的节目中称:“如果我今天是一家美国公司……那么我会寻找其他供货商,如果你关心你的知识产权,如果你关心你的消费者的隐私,如果你关心美国的国家安全。”

    由于遭受美方的无端猜忌和干预,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开展业务几乎是举步维艰。彭博社分析,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可能对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市场开展业务制造更多障碍。

    美国舆论指出,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在看似冠冕堂皇的指控背后,隐藏着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打着“威胁国家安全”的旗号,阻碍中国企业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从而遏制中国崛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指出:“如果你关心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那么华为是再好不过的一个研究案例。”

    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普拉默进一步回应说,华为只是一家在美国做生意的跨国公司,与西门子、三星和现代一样。他说,华为每年从美国供应商手中采购60亿美元的零部件,间接雇佣的美国人达到3.5万。他强调,华为向美国销售的最新电信设备不会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普拉默指出,针对华为的诸多指控都是捕风捉影的。他说,华为在商言商,是一家得到全球信任和尊重的公司,在150个国家做生意,去年营业收入达到324亿美元,其中70%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华为产品的安全和完整性已经得到了证明。(人民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21:07 | 查看全部
华为中兴驳斥美国众议院报告

指其目的在于阻挠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新华网深圳10月8日电(记者 王攀)中国知名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通讯8日相继发表声明,对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有关这两家企业给美国“带来安全威胁”的说法报告予以驳斥。两家电信企业均表示,美方的报告与事实完全不符,且纯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

  在当天的声明中,华为表示,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天发布的、由该院会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充满了传闻,且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声明说:“该报告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步履艰辛,过程十分不容易。”

  另一家知名电信企业中兴通讯则表示,该企业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任何安全威胁。在给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回复中,中兴通讯表示,美国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从2011年11月开始着手对华为和中兴通讯进行调查,理由是所谓“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将这两家公司售出的电信系统和设备变为在美国本土进行间谍活动的工具”。该项调查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中兴通讯和华为相关负责人均出席了上个月该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的听证会,并对相关指控和问题予以明确否认和反驳。

  在当天的声明中,华为表示该企业本来期待这次调查是以事实为基础,并且抱着良好的意愿全力和委员会进行公开、透明的合作,但即便如此,美方委员会的一切活动和努力似乎都指向一个事先已确定的结果。

  “令人遗憾的是,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既没有考虑我们在美国及全球的良好的网络安全记录,也对我们所提供的大量事实信息视而不见。”华为的声明这样表示。

  中兴通讯在回应新华社记者的书面答复中则表示,自2012年4月,中兴通讯已用事实向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证明中兴通讯是中国最独立的、透明的、致力于全球贸易的上市公司。在中国企业与美国国会调查的配合方面,中兴通讯在透明和合作上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标准。该答复说,在中兴通讯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模型里,中兴通讯设备是由一个独立的受美国政府监督的美国安全评估实验室进行评估的,中兴通讯设备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任何安全威胁。

  两家中国企业还认为,美国此次进行的所谓安全调查并没有按照公平公正的市场标准来进行,其本质目的就是要阻挠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华为在其声明中表示,尽管美方一再声称其调查不是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为了搞贸易保护主义,但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无视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共享研发、软件编码和生产以及供应链的客观现状,“报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碍竞争、阻挠来自中国的ICT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中兴通讯也在给新华社记者的回复中表示,今天,几乎所有的美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包括西方供应商在内都在中国进行生产,“中兴通讯敦促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所有供应商都应该向美国运营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赖交付解决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22:19 | 查看全部
外交部:望美国会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许栋诚、张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希望美国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会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近日称,从保护知识产权、消费者隐私和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美企业不应与华为公司保持业务往来。该委员会将于8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华为和中兴公司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25:58 | 查看全部
华为中兴在美被视为安全威胁 评:美无权搞"有罪推定"

  缺少事实支撑的没有来头的顾虑,却需要对方提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早已被世人摒弃的“有罪推定”。美国立法机关竟然还持有如此落后的观念,着实让世人大跌眼镜。

  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10月8日公布一份所谓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

  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不明智政治之举有碍中美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背离事实、满纸偏执的报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膨胀,是杯弓蛇影的自我惊扰,同时也暴露了美国这个“法治至上”国家大搞“有罪推定”的丑态。

  华盛顿正处于大选当前的政治季节,“中国话题”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美国两党争相“示强”的工具,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相关报告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操弄”。透过此举还可以看到,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经济“自上而下”的介入日益加深,频频动用国家力量维护企业利益,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上升为国家间的竞争,深刻改变了国际竞争格局。

  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通行准则合法经营,在全球市场取得骄人业绩,为众多国家接纳,怎么在美国就成了“安全威胁”?

  一起来看看这些所谓的“担忧”和“风险”吧:首先,美国情报机关认为中国政府通过攻击美国政府和公司的网络,窃取情报和侵犯商业知识产权;其次,由于中国政府持有中兴的股份,中国国有银行为两个公司提供过部分融资,中国政府和军方与这两个公司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两个公司内部存在基层党组织,所以华为和中兴并不是独立于中国党政机构的企业。委员会由此得出结论,由于“中国有途径、机会以及动机利用通信公司来达到恶意目的”,而华为和中兴的通信产品“为中国的情报机构将恶意硬件或者软件植入美国关键的通信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而作为来自于中国的公司,华为和中兴将难以拒绝中国政府介入它们的产品的要求,所以华为和中兴的产品存在着风险,将破坏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这套说法,听起来似乎逻辑贯通,但是在缺乏事实证据的情况下,这样的说法也仅仅只能是刻意编造的故事而已。报告通篇没有一丁点关于华为和中兴的产品在美国被用于间谍目的的证据,最多只是一些美国公司提供的一些“奇怪的用户体验”的事例。

  也许是知道报告的事实基础过于薄弱,委员会就起劲指责两家公司“没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减轻委员会的顾虑”。姑且不论两家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配合调查的努力,这句话直接体现出委员会的“强盗逻辑”。缺少事实支撑的没有来头的顾虑,却需要对方提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早已被世人摒弃的“有罪推定”。美国立法机关竟然还持有如此落后的观念,着实让世人大跌眼镜。(人民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28:23 | 查看全部
中国商务部强烈反对美国会调查报告的无端指控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王希)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9日就美国国会发布有关中国华为和中兴公司的调查报告发表谈话表示,该调查报告仅凭主观猜忌和不实依据,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无端指控,排斥中国企业在美开展正常经营和参与正当竞争,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沈丹阳表示,美国会此举既有违美一贯倡导的自由市场规则,也不利于中美双方企业相互开拓市场、扩大合作。希望美国会摒弃歧视中国企业的做法,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切实为两国企业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创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合作顺利发展。

    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称,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华为和中兴公司8日相继发表声明,对上述报告予以驳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16:09:54 | 查看全部
再遭美国安全魔箍华为中兴坚决反击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曦、实习生刘安安报道:华为和中兴在美再遭政治壁垒。本周一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未能解释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有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并建议政府和企业不要购买两家公司的产品,华为和中兴昨日就此质疑进行反驳。
  华为中兴在美再撞“安全门”
美国方面发布报告称,华为与中兴的产品存在后门等隐患,威胁了美国的网络安全。报告还认为,华为、中兴从国有银行获得了大笔贷款。美国众议员罗格斯称,美国公司应避免与华为合作,“选择另一家供货公司”。
针对该报告的质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日回应说:“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中方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华为:报告有意丑化华为
华为在官方声明中称,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有意丑化华为,并且该报告仍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
华为认为,调查报告既没有考虑华为在美国及全球的良好的网络安全记录,也对华为所提供的大量事实信息视而不见,这件事情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企业竞争。针对报告对华为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从国有银行获得大笔贷款的质疑,华为高级副总丁少华强调,华为是一家独立的私人企业,“在商言商”;至于银行贷款,为华为提供融资的银行有20多家,其中只有10家是中资银行。
  中兴:美方指责不公平
中兴也做出回应,强调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任何安全威胁。中兴指出,几乎所有的美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包括西方供应商在内都在中国进行生产。中兴向羊城晚报记者发来声明表示,自2012年4月,中兴已用事实向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证明中兴是中国独立的、透明的、致力于全球贸易的上市公司。在中兴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模型里,中兴设备是由一个独立的受美国政府监督的美国安全评估实验室进行评估的。
中兴全球发言人戴澍表示,中兴的设备不会对美国造成任何安全威胁,仅仅因为中兴的中国背景就作出如此结论并不公平,“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他们的设备也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对所有的设备商应该一视同仁。”
电信专家、飞象网首席执行官项立刚认为,美国对中兴、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是心存忌惮的,因为华为、中兴非常有市场竞争力,很容易对美国本土企业构成威胁。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美国如此处心积虑“防范”中国通讯企业,不仅是出于经济博弈,也是政客的需要。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是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销售商,仅次于爱立信。从2006至2011年,华为在美国的营收增长了36倍,研发投资为2.3亿美元,增长了15倍。
林曦、刘安安
来源: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