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友全
周末,相邀几个好友,决定挑战太公山的高峻,一探究竟。
从沙溪路抄小道,趟过小溪,沿着一条斜率五十度左右的混凝土小道向上攀爬。道旁有成片的桔子林,桔子已经摘去,枝丫上偶尔挂着几个被人遗弃的剩果,将桔子林的一片葱绿俏皮地点缀上几星耀目的桔黄。
越过山腰一条飘带状的公路,一条简易粗陋的石梯直向山顶。石梯宽约四五十公分,只容得下一人,坡度却有六七十度。沿途没什么养眼的风景,只有近乎枯燥的逐级攀登的乐趣。休息的间隙,回望綦城,昔日美丽的营盘山显得异常低矮,几乎被山脚下沙溪路拔地而起的高楼遮掩。薄雾笼罩下的一丛丛高楼如穿着纱一样若隐若现,勤劳睿智的綦城子民亲手缔造的新城在乳白的雾汽中如仙境一样飘渺……
锈了一冬的关节在攀爬中逐渐活动开来,越接近山顶越有战胜自我的喜悦。心里充满着一览众山小的欲望,临近山顶时的一段石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攀爬的速度。到达山顶时已历时一个多小时,腿的酸涩以及背上渗出些许汗液,略经隆冬的山风洗礼,很快便消退无迹了。将一路拎着的衣服重新披好,心情无比畅快。
山顶和山的另一边,全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山顶上挖着几口鱼池,几个钓者正悠闲地钓着小鲫。山的那一边是连绵的缓坡和星罗棋罗的民居,一条公路通向远方。听村民说,公路的另一端,十多里的地方,便是万兴镇。山顶鱼池里的水,是从万兴镇附近的水库引过来的。
冬的冷和山的高并不能一味阻碍人探求的欲望,只要有战胜困难和挑战自我的决心,便能领略山顶的风光,以及看到山那边的景象。若不奋力攀爬,怎会知道,高高的太公山上,原来是这般祥和的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