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平凉市作家会员白银宝
由于他长期深入矿区一线,与广大基层职工结下深情厚谊,被一线职工亲切地称为“矿区大记者”。他就是甘肃省、平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东峡煤矿宣传干事白银宝,至今在《中国煤炭报》、《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20多家新闻媒体发表作品1500多篇,曾38次获各级组织表彰奖励,被《中国矿业报》、《法制导报》等5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特约撰稿人。
二十多年来,白银宝扎根矿区一线,笔耕不辍,坚持新闻写作,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谱写了一位矿山有志青年自学成才、爱岗敬业的励志华章。1992年,他在原华亭矿务局医院待业时,常到医院图书室靠阅读书籍报刊打发时间,读书看报时间久了,就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否能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写成新闻作品呢?念头一出他便立即行动,自己深入到矿区一线采访后,将第一篇稿件工工整整写好,贴足了邮票,满怀希望地投入邮筒,在漫长的等待后,他收到的却是退稿信。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他第一次深入矿区采访开始,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新闻写作。虽然刚开始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但他并没有气馁,在认真分析总结基础上,再采访,再写稿,再投稿……在不断失败和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技巧,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他深知,要走这条道路,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于是,他下功夫学习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苦练写作基本功,并翻阅了大量的报刊,细心研究分析别人的作品,还自费参加了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年函授高等新闻专业写作班,两年后获得了中专文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不懈地努力和学习之后,他的新闻作品终于在省级报上刊登了,这不仅是对他写作水平的充分肯定,更极大地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从此,他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写作,不到半年时间,《一个农协工执着的追求》、《莫把生命当儿戏》、《爱岗敬业的好队长》等20多篇反映基层职工生产生活的稿件,在各大报刊相继发表,得到了单位和基层职工的肯定。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扩大知识面,多年来他自费订阅《甘肃工人报》、《平凉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同时刻苦钻研摄影技术,认真学习摄影学理论基础知识,多次拜访行家里手,虚心学习请教,摄影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先后被平凉市和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吸纳为会员。1998年被原甘肃煤炭工业局评为“全省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05年,在由《党的建设》杂志举办的“我爱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征文中,他的参赛文章《无怨无悔》荣获一等奖。另外,在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甘肃工人报》和华亭煤业集团联办的“华煤杯”摄影作品大赛中,他的一幅摄影作品获得一等奖。他撰写的通讯《煤海中飘扬的一面旗帜》,被《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一书收录。2011年,在集团公司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中,他的文章《党在我心中》被评为一等奖。摄影作品《火热的劳动现场》获本公司第五届文化周活动展览一等奖。并有10多篇论文获得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政研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
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一定站着一个坚强的女人。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曾问他的妻子:白银宝的成功,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你是怎样支持丈夫工作的?她憨厚地回答:“我是矿工的女儿,也是矿工的妻子,我深深地理解和热爱矿山,即使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感到心里是甜的。他经常写稿到深夜,我给他送杯热茶,披件衣服是应该的事。”白银宝接过话茬说,妻子从来没有埋怨过我,洗衣、做饭、带孩子等全部家务她包了。前些年家里困难,没有给她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现在想来还觉得对不住她……
一个人的成才和成功不仅需要过人的天赋,更需要锲而不舍的非凡毅力。白银宝二十多年的坚持和坚守,使他连续多年被集团公司和东峡煤矿授予优秀通讯员、“双文明”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笔者坚信,在矿山这片广阔的热土上,他坚持不懈,勇于求索的奋斗精神,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将指引他在新闻宣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能够踏出更加坚实的脚印,取得更大的成绩!
(吕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