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6|回复: 11

[个人求职] 深圳外来工揾工日记:招聘信息漫天盖 为何难觅我的菜

发表于 2013-3-6 16:51: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年后“招工难”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趋势时,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仍旧游离于工厂之外,辛苦寻觅工作的外来务工者。在最近的几天里,南方日报记者跟随三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外来工前去“揾工”,希望以微观视角呈现个体差异,真切体会到处于城乡之间、信息鸿沟彼端的他们,在求职路上究竟遇到怎样的困难。

这三个个体各有差异:老谭40多岁,找工作到处都遇到年龄天花板,技能跟不上城市发展。周蓉夫妻眼看就30岁了,找的工厂都不太靠谱,不给工人合法待遇,他们的孩子留守在老家,他们心里牵挂无限。而20多岁的小邓,找起工作来,比前辈们有办法也有想法得多,不上黑中介的当,坚决不穿制服……

他们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看本报今日三篇揾工日记。

时间:2013年3月1日

人物:老谭

年龄:42岁

家乡:湖北

揾工预期:“要我这个年龄的工人就可以了”

揾工难题:年龄门槛难以跨越

揾工结果:找了一个星期,现在仍在找


其实工厂的工作非常容易上手,只不过隔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要重复一次,对人的耐力是一个考验,我就特别能吃苦,能忍耐,比起很多年轻人频繁地从一个工厂跳到另一个工厂,我更愿意在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工作。

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却都不是老谭的“菜”。站在一群活泼的年轻人中间,42岁的老谭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在他最近找工作的经历中,年龄限制似乎是一个迈不过去的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2:03 | 查看全部
在中南人才市场,老谭和妻子站在公告栏下,瞅着各家工厂的招聘信息。他以前在湖北的一家奶粉厂工作,负责奶粉的配料和送货,工厂倒闭后,他毅然南下深圳找工。本想着有技术能吃苦总能找到工作,但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却都不是他的“菜”——年纪大了,又没有技能,老谭夫妇很无奈。

眼瞅着公告栏上的要求:招聘对象在18岁到35岁之间,这似乎已成了不少工厂和公司的共识。对此,老谭的妻子觉得有些愤愤不平。在她的打工经历中,这个所谓的35岁“紧箍咒”对于女工而言并不严格。“很多工厂也标明要35岁以下的女工,但实际上只要满18岁都能进厂。”她告诉记者,自己也快40岁了,和她年纪相仿的女人都能在工厂工作。

“年轻就是本钱吧。”面对妻子的牢骚,老谭显得很平静,他感叹道,工厂最需要的是劳动力,工序一学就会,但精力、干劲却依然是青春的专利。“工厂要求速度快、灵活,强度很大,说我年纪大适应不了,怕出问题。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去凑这个热闹。”

不过,接下来的一番话还是透露了老谭的“不甘心”。他说,其实工厂的工作非常容易上手,只不过隔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要重复一次,对人的耐力是一个考验,“我就特别能吃苦,能忍耐”,他说,比起很多年轻人频繁地从一个工厂跳到另一个工厂,他更愿意在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工作。

冲着记者嘀咕了一阵,老谭又开始抬头扫视招聘公告,看了一圈下来,即便年龄再放宽一些,到了40岁已接近“封顶”了:电工要40岁以下,保安要35岁以下,司机也要35岁以下。

起初的几个小时,老谭跟摊位上的招聘人员们都说不上话,连个报名的机会都没有,他急得到处毛遂自荐:“电工我能做,保安当然也行,司机就更不用说了!”无奈还是因为年龄问题屡屡碰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2:53 | 查看全部
闯了将近一上午,老谭终于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是一家公司的司机。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外形原因被拒——对方说,“年龄可以放宽,但你太胖太壮了”,这让他很不服气。“也许还是因为嫌我年纪大吧”,老谭说。

在各大工厂的招聘信息中,40岁左右的职位要么强调技术的专业能力,要么强调管理能力,且大都要求有专业的证书。就这样,老谭又因为所掌握的技能与城市发展的错位,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

“确实有点压力。”谈及找工不顺利,老谭面露难色。但几十年的人生历练,让老谭多了其他年轻人没有的沉稳。他不想去抱怨社会,因为确实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他也不想因此退缩,“到哪里都有起步期,这里机会多,总比回去强吧”。

时间:2013年3月4日

人物:周蓉夫妇

年龄:31岁

家乡:湖南

揾工预期:“在深圳拿3000多块才划算”

揾工难题:“高薪”岗位难以遇到

揾工结果:找了一家“大公司”


来深圳半年,我过得很纠结,仿佛骑在虎背上,进城无望,回村不得,进亦难退亦难。一边要回报父母养儿育女,一边要打拼事业保障生活,要兼顾两者显然有些吃力。

周蓉夫妇俩来深圳已经半年了,这是周蓉第二次找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做得不是很如意,因为工厂老板不遵守劳动法。如今到了节后招工季,周蓉希望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找到好的就换个厂”。在周蓉看来,理想的待遇并不仅仅限于工资总数的多少,合理的工作时间、合法的加班工资、合法的权利待遇更重要,“什么都应该按劳动法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3:42 | 查看全部
小两口原本在老家湖南工作很稳定,在一家国企下属的工厂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五险一金全交后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如若节假日要加班,也严格执行劳动法的要求,拿三倍工资,加班一天有200元左右的加班费。后来工厂倒了,工人解散了,为了1岁大的孩子,周蓉揣着养家糊口的梦来到深圳,却发现这里的工作并没有更好。

“大家都说这里工资高,但是找了几天的工作,发现并不是这样。”周蓉说,深圳消费高,人流量也多,工资至少要比家里高个800元到1000元,“在这里拿个3000多元才划算”。

来深圳后,她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工厂工作。求职的时候,看到招聘广告上的工资比老家多。工作了才发现,微小的收入差距,却都是靠加班加点拼来的,“工作时间太长,加班工资不符合劳动法,基本的假期无法保障”。

比如,工厂招聘时称一个月工作时间是22天,但基本上都是工作30天不休息。如果一个月工作了29天,请了1天假,就要扣掉1天的上班时间,那么工资就只能算28天。而加班工资也不符合劳动法的要求。在周蓉的老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是30多元一小时,但在深圳却只有15元左右。扣去工作时间,加上少了的加班费,工资待遇和在老家差不多。

尽管诸多不满,但看着老板人挺好,周蓉便坚持下来了。不料,两个月后,周蓉工作的时候不慎扭伤脚,行动不便的她只能请假养伤。“如果按正规的劳动法算,这应该是工伤,但老板却说不是,太不公平了。”

周蓉一边找工作,一边向记者吐苦水。来深圳半年,她过得很纠结,仿佛骑在虎背上,进城无望,回村不得,进亦难退亦难。这个出生于1982年的女孩,如今已到“而立之年”。一边要回报父母养儿育女,一边要打拼事业保障生活,周蓉要兼顾两者显然有些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4:35 | 查看全部
虽然人们常用“三十而立”作为对男人的要求,但在周蓉看来,女人并不是嫁个好老公过舒适的生活就行了,她也希望自己能在事业上有所追求,“男女平等嘛,家庭的责任我也要分担”。

“自己出来都不稳定,更不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周蓉说,儿子在老家有老人带,偶尔也能送到全托的保姆那。可以预见的是,周蓉的儿子即将成为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员。这也是周蓉无法回避的一点,“只是父母不在身边,少了一点父亲母亲的爱,其他的也没什么”。提及此,周蓉低下了头,似乎对之前表现出来的放心显得不那么自信。

“其实现在村里有谁不是留守儿童呢?”周蓉无奈地说,村里的年轻人大都没有成年就出来工作,但出来打工也只是意味着存款的数目增加,并不能让他们在大城市立足。没有房子便没有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可能在城里解决,最终还是会回到老家读书。

“出来找工后总感觉家里好,但是这么多人在深圳一步一步走过来,我也想在这里多学点。”周蓉认为,深圳工作机会多,只要自己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想去的没去到,就承认自己能力有欠缺,什么事情都要去体验一下”。

在记者发稿前,周蓉打来电话,称已经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我觉得有名气的公司对员工总会比较好吧,而且平台也更大,先踏踏实实地做吧。”

带着给儿子更好生活的愿望,怀着对工作的理想与追求,周蓉将努力承担“三十而立”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5:32 | 查看全部
时间:2013年3月5日

人物:邓美金

年龄:19岁

家乡:广东河源

揾工预期:“要自由不要穿制服”

揾工难题:“硬性要求”难以达到

揾工结果:拒了几家,还在找


我的名字“美金”,是她奶奶拜神时求来的。我们那里的民风非常朴实保守,如果被村里或镇上的人知道谁家的女孩去做服务员了,都会说的。我觉得在工厂踏踏实实地工作,就很好了。

“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呢,还没找到呢。”邓美金已经来深圳找工作三天了,面对中南人才市场墙上招聘信息,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她的心目中,“合适的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不通过中介进行招聘。

在中南人才市场一楼,招聘中介的柜台前挤满了求职心切的年轻人。“先交200元报名费,再到楼上的咨询处领取报名卡,然后等我们的面试通知就行了。”招聘中介不停地向前来咨询的人重复这句话,而不少面孔青涩的年轻人,则将信将疑地交了钱,怀着焦急的心态离开了。

“他们收200元又不能保证给你工作,只是说三个月内有合适的工作一定通知你。”邓美金告诉记者,只要是通过中介进行的招聘,不管收不收钱,她一律不去应聘。

和很多前来应聘的大中专毕业生相比,邓美金有着不符合她年龄阶段的理性和成熟。这个刚满19岁的女孩,出生于广东河源,至今已有4年工龄。初中刚毕业,15岁的邓美金就跟着父母到东莞打工。

“是时候该独立了,不能总是粘着家里人。”邓美金说,如今她早已成年,自己要独自闯荡一下。经过朋友的介绍,她独自来到深圳找工作。每天早上7点多从民治出发,坐上半个多小时的车,在深圳各大人才市场和工厂间四处奔波,“找工作可比上班累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6:36 | 查看全部
得知中南人才市场贴了“免费公益招聘”字样的传单,邓美金便又来到这里。“昨天来了全是要中介的,白跑了。”邓美金边看墙上的招聘公告,边用手机将合适的拍下来,“我想继续做QC的工作”。看记者没听明白,她解释道:“就是验货员”。

在邓美金看来,在电子厂做验货员是份满意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不长,只要八个多小时,活干起来也轻松。“年轻人做这个会好一些,因为要两班倒,年纪大的人可能吃不消。而且做这个还不能近视,因为电子产品非常精细。”邓美金对应聘这份工作显得很有自信。

谈起对工作的要求,邓美金最看重的就是自由。“不能管得太严,比如要穿制服啊,请假要严格审批啊。出来工作,谁不想自由”。邓美金认为,穿制服的话显得呆板而没有活力,“有种被束缚的感觉”。

此外,工资在2800元以上,包吃包住,一个月要有四天假,是邓美金对工作的“硬性要求”,“我在东莞工资都有2500元,在深圳肯定要多一点,这里什么都贵”。

虽然看似对工作“要求多多”,邓美金却希望自己能踏实工作。在她看来,如果工作氛围自由、待遇好,她会勤勤恳恳地干下去。“像在酒店做服务员,又轻松工资又高,但这个工作不好。”邓美金认为,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工作太过“抛头露面”,而且她口才也不是很好。

接下来,她会去几家心仪的工厂应聘,“我刚刚仔细挑选了几家不错的工厂,下一步就直接去面试了”。邓美金深呼吸一口气,“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来源:南方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1:51:02 | 查看全部
感谢云飞老师对深圳人才版的关心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7:48:23 | 查看全部

回 7楼(煤缘) 的帖子

煤缘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7:49:39 | 查看全部

回 5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沩水云飞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