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淮浙煤电凤台电厂一期(2×600MW)工程是由皖浙两省共建的 “皖电东送”和“煤电联营”能源和经济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于2006年9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1机组于今年8月6日11时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为北京奥运世纪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华丽的辞藻替代不了质朴的感动,用行动表现出来的誓言胜过任何豪言壮语。也许只有走进现场,你才能够体会到那种没有硝烟弥漫、没有呐喊助威的斗志与豪情,然而,他们行动的脚步就是战鼓的槌响,他们要让自己的人生在汗水与热血中得以升华……
在此,谨采撷其中一个片段给大家做管窥之用,并以此纪念一路走来,安徽电建二公司将士们的艰辛和汗水、光荣和梦想。
[size=4]飞架银线的电建人
——淮浙煤电凤台电厂一期工程500kV升压站安装纪实
走进淮浙煤电凤台电厂一期(2×600MW)工程的建设工地,刚刚建成的500kV升压站格外引人注目。阳光下,熠熠闪烁的条条银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图画,令人忍不住赞叹,又忍不住好奇:是谁创造了这样的精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安徽电建二公司电气安装班的职工们。从2007年12月500kV升压站安装工作正式开始,他们艰苦奋战四个月,走过冰雪严寒,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创造了凤电工程的这一重大亮点。
凤台电厂500kV升压站电气安装设备大多为国外进口设备,不仅安装工艺水准高,而且施工难度大,加之前期道路不畅和雨雪天气的影响,安装工作迟迟不能展开,造成工期压力进一步加大,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1机组2008年8月投产发电目标的圆满实现,电气安装班全力以赴进行拼抢,组成青年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终于,延误的工期被抢了回来。
施工过程中,细长型的瓷件较多,经技术和施工人员的反复研究,决定采用履带吊配合绳梯的施工方法,这样既避免了大量搭设脚手架施工,又减少了瓷件碰撞脚手架的可能,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省了人力、物力。
软母线的架设及设备连线,是500kV升压站的一个难点,最高的龙门架高达33米,最远的两跨之间距离有87米之远,按照以往常规的方法,要架子工从地面一层层搭设架子,然后人才能一点点往上爬,挂一组线往往需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为了在业主规定的工期内完工,往往需要加班加点,安全,也成了让人头疼的一大问题,而且人力以及物力的消耗都是极大的。安装三班想出了多个施工方案,最后决定采用电动绞磨和滑轮组配合的方式将架空线牵引至门架,再由经验丰富的爬线工爬上30多米的门架横梁将架空线安装就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可以只用脚登板就敏捷迅速地爬上高高的龙门架,腰间挂上一条安全带,就能在跨线之间自由穿梭,跳线、安装均压环、间隔棒……,精彩的工作场面吸引了业主、监理和兄弟单位的人纷纷赶来欣赏,他们从此被誉为“飞架银线的电建人”。
进入一月,面对连月不开的雨雪天气,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冰冷的雪花飞舞着,却没有使他们退缩,项目队长刘海河说:“厂用电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是我们的磨剑、铸剑,而现在,就是我们亮剑的时候,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不能退缩!‘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我们就是要与天气做斗争,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争取工期,争取主动。”电气安装班的将士们在班长张衡的带领下不畏艰难险阻,全身心投入到设备安装。在设备吊装中,他们群策群力,尝试了多个方案:由于施工场地差,车辆无法把隔离开关支柱瓷瓶和机构箱卸到待装位置,他们就肩扛手提把设备转运到位,大雪纷飞,大家穿着雨衣雨鞋依旧奋战在施工现场……
这些只是安徽电建二公司的职工们工作的几个片段,他们就是凭着这股精神,在一片坑洼泥泞上,建起了足以让他们自豪的亮点工程——500kV升压站,也赢得了属于他们共同的名字“飞架银线的电建人”。
安徽电建二公司 徐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