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天,这个季节最吸引人的就是那成片的花海。李花、桃花、油菜花不候季节竞相绽放。花海后面,就是那个春暖花开的地方——朋友的故乡。
朋友姓陈,他的故乡在四川南充阆中附近的小村落里。车慢慢地行驶在乡间的土路上,透过车窗我看见成片的油菜花在阳光下黄嫩嫩的,突然就想起了当地的一句四川版普通话:菜籽花花灰灰(飞飞)黄,大概就是描述这美景吧。
车快到陈的家时,老远就看见陈父站在两旁都开满油菜花的路边等我们,让我们心里热乎着。在陈父的带领下,我们顺着小径走进了他的家。
他家是典型的农家小院。小院正中间是块水泥地板,夏天方便嗮谷物。房前屋后全被油菜花包围着。正穿过那块水泥地板,陈母和姐姐就从两排房子接口处的那间屋里笑呵呵的出来迎接我们。
朋友们分散开来,有的在花海中拍照留言,有的和陈父闲聊着,有的在厨房里帮忙……我没事就在厨房里看看。还真遇见了自己感兴趣的:厨房顶上有一根粗木棒从墙壁中伸出,上面挑着黄亮亮的腊肉。
现在已经想不起,当时自己望着那黄腊肉时的表情和后来帮忙端菜的样子了。只记得陈母一直是一脸笑眯眯的慈祥样子印在我心中,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每逢家中有客人忙碌的身影。
中午,那充满花香的院子里就热闹了。陈父请来了乡亲们。两张八仙桌被挤的满满的,桌子上的菜也是挤的盘子重着盘子的。席间的牛奶、白酒交替着碰杯,大家的脸上都红彤彤的,不知是太阳的热情还是陈家人的热情款待感动着大家。
吃完饭后,帮着大姐一起收拾碗筷进厨房。陈就邀请大家和他一起去爬山。男人们酒足饭饱后就懒的动了,答应留在家中。
陈家的屋后就是山。陈带着不愿留守家中的美女们穿过正开花的李子林,就开始在竹林里转悠着。边走边给我们讲上小学时走在这条路上的情形:早上背着午饭(米饭+咸菜)到这座山那边的乡里唯一一所学校上课,放学回来还的边走边打猪草帮母亲减轻负担。
我边注意脚下,边听他的故事。半个多小时后,我们达到了山顶,陈兴致勃勃的用毛衣和衬衣已经腕到胳膊处的右手指着远方隐约可见的村落。“看,那就是小学。”“丫,还有那么远。”随行的90后小朋友手放在前额,搭着凉棚看着学校发出惊叹声。
“还是那时锻炼的好,现在跟着走管线一天回家泡个热水脚就什么事情没有。”大家都满脸汗水看着满脸兴奋的陈。
回到故乡的陈很顽皮,看我们满头大汗的跟在他身后,又提出要去水库玩。大家本疲惫了可一听他说可以去摸鲜味——河蚌,又跟着前呼后涌的走到水库边。
水库是石油队伍在上世纪时找油留下的印记。陈从水库边的树上找来一根根树枝,让我们学着他在水库里捞河蚌。插在泥沙里的河蚌正张着半个嘴巴在清澈的水里享受着阳光,却被我们逮个正着。把树枝插进挨着河蚌的泥土里朝怀里慢慢的捞,还得注意别把水搅浑了,要不河蚌就关闭嘴巴躲进泥沙里。
够不着就一个拽着一个,一群人在水库边玩耍开来。陈则到水库那边和正在洗衣服的大姐打招呼。在他们的身后有着一块已经被磨去了字迹的碑,据陈说那块碑在他爷爷那辈人时就有了。
回陈家的路上大家都双手拿着河蚌,一字长窜的排在乡间小径上,说要给陈家人当礼物,可惜没能尝上陈口中说的鲜味。
回到院子,男人们和乡亲们正在学打当地的长牌,我看不懂,只看懂了那上面画的人好像是三国时候的人物。陈则在旁边和母亲晒着太阳,私聊着。
相聚的日子是短暂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陈家,离开了陈最爱的地方,那个春暖花开的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