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制“限位器” 节外“升值”
3月11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钳工班双喜临门:班组发明的“限位器”获得公司“创新奖”;公司将协助班组为“限位器”申请国家专利。
限位器,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大的状如成人巴掌,秀气一点,握在手心你看不见。它个子虽小,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本事,能有效阻止吊钩“冒顶”事故的发生,因而被广泛用于汽车吊、履带吊、筒臂吊等起重机械上。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娇气,让人大伤脑筋。
吊车作业中稍不留神,它就会“骨折”,失去应有的作用,只好更换新的。像筒臂吊这样的机械要更换高度限位,就是大动作。高度限位安装在离地面几十米高的起重臂上,作业人员小心翼翼攀登上去,半蹲在钩头上,身体悬空,一只手紧紧抓住扒杆,一只手更换,杂技样的作业,让人心惊胆颤。更换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要是遇到旧螺丝生锈或“滑牙”,没有大半天时间难以完成。
再有,高度限位器是“买着便宜,用着贵”,大个的两三百元一只,小型的一百多元。但因为它“娇气”不耐用,更换频繁,十天半月就要更换1次,积少成多,一台吊车一年下来就要数千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公司有近千台吊车,买“限位”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让钳工师傅们心痛不已。
班组对破损的限位器进行解体研究发现,因外壳“骨折”导致报废的占95%以上,其外壳都是生铁浇铸件,抗冲击力差,脆弱易断裂。曾尝试用焊接、铸工胶粘合等办法修复,皆因变形影响其灵敏度而失败。于是就在市场上寻找外壳坚固的限位器来解决这一难题,可是翻遍省内外配件市场也未能如愿,随后又与生产厂家联系寻求帮助,对方开出昂贵的定制费,让人望而却步。难道就这样被动的去更换?
工间休息时,不甘心的师傅们再次聚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钣金工朱长安拿着“骨折”的限位器仔细端详,用石笔在地板上比划了一会说:“这个外壳我来作!”。这漫不经心的话语,就像迷路的人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大伙顿时兴奋起来,凑在一起听他讲解制作步骤,他准备把盒状的外壳分成4片来做,就能使其在焊接时不变形,材料就选用薄钢板,照葫芦湖瓢,保证尺寸分毫不差!
“这不就是触点式电子开关吗?!市场上随处可见,10块一只!”,朱建锡指着限位器内的火柴盒大小的电子块说道。接着他又将型号报给配件供应商,得到肯定答复后,大家分头行动,着手测量尺寸、划线、找制作材料。
人多力量大,2个多小时后,限位外壳制作完毕,装配上电子开关,测试,灵敏度良好!接着大家又对其“动武”,进行破坏性试验,碰、撞、摔,摧残、折磨,限位毫发未损,再测试灵敏度,依然敏捷。
随后班组将自制的限位安装在不同规格的吊车上,使用半年均毫发无损。(夏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