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1|回复: 0

雷军代表:加快专利成果转化 谨防创新战略受损

发表于 2013-3-12 22:4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04.jpg

雷军代表(人民网 陈健 摄)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陈键)“专利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专利的所有权上,而是体现在专利的实施、转化等运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上。如果仅仅获得了专利的所有权而不去转化、实施,则无疑是对专利资产的一种浪费。”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建议,要加快我国专利成果转化。

近日,中国再添一项“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称,中国继2010年超过日本后,2011年再超美国,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然而,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新近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

雷军提醒,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猛增的背后,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硬性支撑等积极条件,另外也不乏由政策中片面追求数量的导向及考核指标的数量化倾向而造成专利泡沫等现象。很多申请人并非为了创新发明而去申请专利,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专利而专利。

我国多地数据显示,个人得到的专利数虽然约占到全国授权的专利数量的一半,但其专利转化率还不到5%;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按平均计算,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也只有5%;而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1年我国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0.29%。

雷军认为,专利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创造出的各种专利成果如果不能转化并获得利润回报,则会降低发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由于专利转化实施不畅使创新成果不能得到转化使用还会引起产业技术升级停滞,这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专利转化实施不畅将成为制约中国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

针对我国专利成果转化难问题,雷军还提出了几条具体改进建议:减少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过程中的限制,逐步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自主权;建立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考核体系;加强政府对专利成果商用化的资助奖励力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果要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政策倾斜等方式加以扶持。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