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6|回复: 1

青海:科技造林活动让当地高原戈壁变成“绿洲”

发表于 2013-3-12 22:5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西宁3月12日电(记者 何伟)随着滴灌技术的推广运用,柴达木盆地正掀起新一轮植树造林活动,当地大面积高原戈壁正变成“绿洲”。

  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统计资料显示,该盆地内沙漠面积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植树造林难度很大。

  “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造林科技含量,是我们与戈壁风沙、高寒环境战斗的主要经验。”青海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李文说。自2007年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把滴灌技术引进柴达木盆地进行试验推广,比大水漫灌节约用水90%左右,而且树木隔年成活率达到85%以上,造林效果比较明显。

  记者在柴达木盆地采访看到,昔日荒芜的高原戈壁上生长出了一排排旱柳、柽柳和榆树等沙生林木,为穿越盆地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筑起“绿色屏障”,也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青海省通过实施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完成15项科技成果和25项发明专利,为完善特色浆果产业链提供了科技支撑,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青海省基本建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林业产业格局,全省沙棘林面积达到223万亩,枸杞种植规模发展到30.6万亩,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青海省林业厅厅长党晓勇说,五年来,青海省依托科学技术有效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共落实林业科技推广和支撑项目117项,科技推广覆盖率达到50%以上,科技在林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据统计,青海省森林面积由2007年的5550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6618.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5405.5万立方米增加到600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5.2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生态价值与兴林富民的“双丰收”。
来源: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1:36: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