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去百余年来,中国通信业始终“跟着别人玩”。如今,借TD-LTE的东风,让“带别人玩”成为可能。通信业的地盘“我做主”,TD-LTE辉煌可待
“开拓3G的技术绿洲,抒写TD的商业传奇,未来还要领跑4G,变中国标准为国际领袖。”两年前,“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给了大唐电信(600198,股吧)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这样的获奖理由。两年后,大唐电信集团的表现,让真才基的获奖理由得到印证。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真才基倍感欣慰。“依靠自主创新的TD标准,我国的通信产业经历了从受制于人、技术跟随到优势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实践。”
破解通信领域的“李约瑟难题”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 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在通信领域,曾经有很多人抱着“李约瑟难题”的心态来看待中国的努力。
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行业,中国的产业界尚停留在“手机皮套都需要进口”的阶段,产业化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国际标准下,通过市场的力量把产业链方方面面联合起来并付诸于应用,是个极大的难题。“也就是说,那时中国在通信领域只能给国际厂家加工手机,系统设备、手机、测试仪表等根本无从谈起。”真才基说。
但大唐电信集团始终为民族通信领域的崛起不遗余力的付出,坚信中国能够创造世界标准并实现产业化。2000年,由大唐电信集团提出的TD-SCDMA技术标准被ITU正式确立为3G国际标准之一,一举打破了完全由欧美厂商主导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垄断格局。中国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进而引领本土产业链抓住了竞争的主动权。国内企业掌握TD标准、系统设备、仪表、芯片、终端等核心技术,完全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做出一台产品是科研成果,做出一万台产品才算是产业成果,从一台做成一万台就是产业化进程。”真才基说,从标准到产业化的进程,并不像一个普通的工业产品的一两项专利的成果转换,实际上是数万专利大兵团作战形成产业的竞争力。这样的进程才是最难之处。
2002年10月30日,大唐电信集团号召发起成立TD产业联盟,通过产业的力量进行共同攻关,实现从一个标准变成样机,从样机变成小规模实验,从小规模实验到奥运会的大规模实验,最后到2009年在全国范围铺开。至此,TD产业化迈出了实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3G产业化以势如破竹之势迅猛发展。
实践证明,大唐电信集团首创的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形成了专利共享、共同开发、协同组织的产业发展机制,开创了我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企业群体突破,引领行业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本土企业主导、主要国际企业参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民族移动通信产业链。协同推动TD技术标准产业化和市场化,成功实现技术标准规模化商用。
“如今,中国TD-SCDMA有30万个基站,是全球最大的3G网络。”谈到中国的3G成果,真才基无比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