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按照中组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等15部委《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自2011年开始,海淀先后出台了《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海淀区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措施》,设立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和优秀支撑人才发展工程两大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五大机制、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四大平台,并统筹各方资源,建设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为高端人才打造事业发展平台,将海淀打造成为各类人才事业发展的沃土和成就梦想的乐园。
目前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已入驻50余户高端创业企业,还吸引天使投资人办公室入驻。为了让引入中关村核心区的人才能安心落户,海淀区今年计划建设人才公租房4400套,帮助解决户籍和子女就学问题,同时还对杰出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等措施,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鼓励创新创业。
截止2012年6月底,海淀企业家入选中央创业类“千人计划” 63人,占全国的13%以上;北京“海聚工程”114人,占全市50%左右,中关村“高聚工程”117人,占中关村示范区的70%左右。
实现文化科技双轮驱动
海淀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教育科研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和条件。海淀的文化创意资源高度密集:区域内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多家科研机构,有联想、百度[微博]等一大批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流高校,基础教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批国内顶尖的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排头兵的领先优势,2011年海淀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3320亿元,占全市40%以上。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海淀拥有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北京市级集聚区,上百家在国内外上市的公司,文创企业业绩骄人。园区内百度、新浪、搜狐、神州数码[微博]、水晶石、完美时空、汉王科技(10.61,-0.41,-3.72%)、北大方正、爱国者[微博]这些代表性企业已经成为海淀区创意产业的旗舰,经过未来5—10年的建设,其中将有一些企业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
从2009年起,海淀区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扶助文创企业。两年多来,已经累计支持219个文创项目,支持资金1.9亿元,资金的带动和放大效应达到10倍。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海淀区目前正在酝酿更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文化融合科技,科技“再造”文化。海淀绘就了未来5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科技创新文化(27.600,-1.48,-5.09%)创新“双轮驱动”:今后5年海淀将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与科技发展融合示范区,使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0%,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保持全市乃至全国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