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破解技工慌首要化解招工难
        “扑哧——扑哧——”3月11日,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培训科正在对进矿工作不久的5名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时,课堂上却传出了一阵刺耳的鼾声——两名新员工竟然扑在桌子上酣然入梦。
        随即,这两名员工被授课老师摇醒并请出教室“醒瞌睡”。这一幕恰巧被矿长刘朝富碰到,便问他们:“你们昨晚上夜班?”两人同时摇了摇头。
        “那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合你们的味口?”刘矿长继续追问。两人再次摇了摇头。
        “那是为何呢?”见矿长穷追不舍,两人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下后打开了话闸子。他们告诉矿长,让他们来学知识、学技术比让他们抗200斤东西登山还难。并且抱怨说:“我们俩都是40出头的人了,正因为没有文化才到煤矿来打工挣钱。早晓得煤矿还要学知识学技术,我们就不来工作了!”
        一句"就不来工作了“犹如一记重拳砸在矿长刘朝富的胸口上,他赶紧好言相劝。一番细致的思想工作后,两人回到了学习室。
        “好不容易招来的几名新员工,可得想办法留住,千万别让他们走了!”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刘矿长倒起了苦水。他告诉笔者:“煤矿越来越不好招工了,即或撞运气招进来一些新员工,不是年龄偏大就是文化素质低下。他们不愿学习,也学不进知识,这就是煤矿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慢、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举了个例子:就在春节过后,掘进四队有2名员工绝然辞职不干了。辞职的理由居然是不想参加矿上的各类培训。他们在辞职报告中写道:“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我们学知识、学技术,简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随行的人力资源科科长熊世辉告诉了笔者这样一组数据:在全矿1038名班组员工中,有500多人的年龄超过了40岁。在40岁以下的员工中,拥有中专、高中、中技学历的只有78人,其余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除了认识自己的名字以外,连字都不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培养出一名合格技术工人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刘矿长说。
         “那就不能招收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进来么?”面对笔者的提问,刘矿长摇了摇头说:“就连低素质的人都不愿进来,来了的还不一定留得住,稍微有点本事的人谁还愿意来挖煤呀?”他分析,煤矿企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有三大差距:一是煤矿工资低,二是安全压力大,三是工作环境差。
        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培训技工就成了煤矿企业唯一的选择。笔者在该矿培训科了解到,近年来,该矿把员工技能提升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了技工学校和专门的培训科室,组织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配置了计算机电教室,新建了技能实训基地,建立完善了各类培训激励考核机制,每年用于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都在200万元以上。虽然培养出了近200名技工、技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矿井发展的需要。
       “要解决煤矿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慢、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首先还得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刘矿长说,在这方面,企业一直在努力,比如工资重点向一线倾斜,花血本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投巨资改善矿区环境等等。同时,他也希望国家、政府加大对国有煤矿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煤矿企业的税费负担,化解煤炭销售难题,让煤矿企业有更多的钱用于增加员工收入、改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更高素质人员到煤矿从业。(向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