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8|回复: 0

用指标验算文化企业文化含量

发表于 2013-3-13 09:2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7日中午,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驻地北京会议中心的商务中心,《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遇到前来打印的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下午要交提案,我又改了几个字”,王涛对提案的审慎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重大,如履薄冰。”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涛坦言,作为新委员,自己感到肩头的责任很重。他说,时代对“好提案”的要求正在提高:要让自己的提案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委员必须有调查研究的功底、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有提出提案后能够推动和实践的本领。为此,他花了很多时间准备这份提案。会前,已经有了初稿;会中,他又不断修改;会后,他将继续呼吁。

  记者看到,在这份名为《完善以内容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文化企业集团评价指标体系》的提案中,王涛结合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与心得,并在借鉴国外出版传媒企业考核体系基础上,提出了畅销书市场占有率、国际化能力等十项“必需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现行评价体系较多考量企业的经营能力,而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文化企业的追求在文化,如果指标体系的导向不明确,容易使文化企业通过非文化的手段去发展,甚至逐渐变成非文化企业。”王涛认为,在形成文化产业基本格局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着手研究制定以内容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文化企业集团的评价指标体系。

  改革是王涛的另一个关注重点。他曾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多年,又“下海”到新闻出版企业,从管理者到实践者的转变,让王涛对应怎样推动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担当。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企业聚焦在出精品上。”除了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解决价值引导的问题,王涛还建议,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解决企业的内生动力问题。

  “公司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治理结构上。”王涛认为,在下一步改革中,推动国有一元公司加快转变为国有多元公司,在引进业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引进我们业内极其缺乏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形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和法人治理结构,这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至关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转企后的文化企业仍然摆脱不了过去事业体制下的相同弊病,还是一家翻牌的事业单位在运行,其实质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产生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采访结束时,王涛再次强调要重视加快培育更多强势文化企业。“没有强势文化企业的文化强国,是缺腿儿的文化强国。”他相信,只要加快完善以内容生产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加快推进能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的改革措施,中国一定会出现能够与国际出版传媒的巨头们平等对话、有效竞争的强势文化企业集团。(王玉梅 朱烨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