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38|回复: 14

《石碾米》

发表于 2008-8-15 19:3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石碾米

    乳白色的汤里,一朵朵洁白的呈四面散开的米粒漂浮其间,悠悠的稻田香从唇齿滑过舌尖,再串进鼻梁……
    清晨,吃过早餐,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依山而建的大泉村明清古民居群。
    站在田间远远望去,青灰的砖墙,鸟翅飞檐、兽头望脊。屋前,平整的稻场上,一位腕挎提蓝的妇人穿行而过。步入大门,过堂两侧是内方外圆的雕格窗,屋顶的阁楼里还存有剩谷用的簸箕、筛子之物。也许是久没有人居住的缘故,天井里已长满了青草。八级台阶的堂屋前,一把用来扒草的竹扒搁在天井的方桌上,似乎正等待着主人的取用。站在天井里朝屋外望去,可以印出蓝天、青山的温暖秧床里,不几日人们便会种上翠绿的苗儿。在大山云雾庇护和温润阳光的照耀下,苗儿的生长期要较一般水稻生长期长出半月。
    不远处,木制 “石碾米”作坊里,两个锥形的石碾正你挤我压的静躺在磨盘上,石碾周围被褪去外壳的米粒裹胁着黄色的米糠还残留在原地。据说,为了让米恰到好处的与壳分离,保持稻谷最具营养的部分,工人们曾将这直径一米多的大磨盘和两个石磨作了数次改进。
    被脱去外壳的米会被送到成品房。里面,穿着蓝色外衣的大娘正在用筛子,对米过筛。大娘对面,一位束着长发的农家女孩正低着头,拿着削成瓢状的塑料瓶对筛过的米作再一次分捡。“大山,除了山,还是山。每次进城,得先骑摩托二三十分钟到镇上,才能搭乘巴士。孩子们每回到了城里,就不愿再回来。”头天用摩托载着我们前往“孝子碑”的热情村民的话还依稀回响在耳边。
    精雕细刻、产量少,自然应了那句物以稀为贵的老话,“石碾米”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且在省粮食博览会上多次获奖。
    走出作坊,回头望望这古老的加工工艺,不襟让人想到市面上那些为了追求利益,把陈旧变质的大米抛光上蜡后,再以劣充好买给顾客的黑心的商家。
    看着作坊里一道道工序,大家在对这古老而传统的工艺了解的同时更多了一分亲切。F、W们也学着大娘的样子拿起了筛子……嬉戏间,女孩,不时抬起浓密的捷毛朝这边望望,雪白的脸颊两个好看的“小酒窝”若隐若现。
    荆门人常说:栗溪出美女。我想,必定是得了这里的清山、绿水和石碾米滋润的缘故吧。


                                                    发表于: 《荆楚风》杂志 2008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5 21:49:14 | 查看全部
谢谢彭老师赐稿!
每次从进城,得先骑摩托二三十分钟到镇上,
这句话中似乎多了字呢?
自然应了那句物以稀为贵的老话,“石碾米”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既然是物以稀为贵,那么应该是“石碾米”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吧?
这些都应该是彭老师的笔误吧?
再次谢谢彭老师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5 23:04:18 | 查看全部
喜欢这样的文字!佩服!何时我也能有这样的功底就好了!向彭老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5 23:08:20 | 查看全部
哈哈,这些都是好文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2:15:3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张耀杨于2008-08-15 21:49发表的  :
谢谢彭老师赐稿!
每次从进城,得先骑摩托二三十分钟到镇上,
这句话中似乎多了字呢?
自然应了那句物以稀为贵的老话,“石碾米”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既然是物以稀为贵,那么应该是“石碾米”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吧?
.......


呵呵,谢谢耀杨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2:16:0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金银贵于2008-08-15 23:04发表的  :
喜欢这样的文字!佩服!何时我也能有这样的功底就好了!向彭老师学习了!!!!


金老师过奖了,我得多向您学习才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6 21:59:4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彭娇妍于2008-08-16 12:15发表的  :



呵呵,谢谢耀杨老师.
彭老师可别称呼我老师,学生受不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6 23:05:26 | 查看全部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6 23:55:56 | 查看全部
谢谢周奎老师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2 18:23: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