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0|回复: 12

[话题探讨] “一号提案”和民心顺民意

发表于 2013-3-14 02:18: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号提案”和民心顺民意

  

      “建议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定期发布行业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刚刚开幕,聚焦工会界委员,发现他们心目中的一号提案不约而同指向同一方向——
提高职工收入。(工人日报3月4日)  
   将工资调整列为“一号提案”,足以说明眼下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实对于企业员工来讲,工资虽不是绝对的激励因素,但却是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基础。衡量企业给予员工提供的薪酬是否有竞争力,需要以提高员工工资基数为前提,这样才能确保员工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使员工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以形成“政策激励人”的良好氛围,而积极培育和倡导以人为本,多劳多得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这是调整工资的基本内涵。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力量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在企业成本加大和物价不断上涨的不利因素下,以及货币的贬值,均会导致员工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明显增大,这也是中央将工资列为“一号方案”的前提,这是国家体恤百姓利益,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关注民生,发扬民主的体现,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

    把工资调整列为“一号方案”,这关乎着民众的切身利益,能让员工看到企业辉煌的前景,增强员工不懈的动力,更是中央以民众的切实利益为出发点,充分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但在具体的工资调整中,如何让员工在公平、公开的前提下享受到“一号提案”的成果,从而激励员工更加充满激情的工作,这或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认为,由于区域差异,政策疏漏,未免在调整中能一碗水端平,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调整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差异,根据员工的贡献大小,以大局出发,尽快落实好工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最大能力地达到人人满意。

    让员工称赞有加的工资调整方案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工作起来更加有活力和自信,是和民心顺民意的工程。我们期待着调整方案尽快落实,随着执法部门的监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调整方案会早日开花结果。(初卫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2:20:04 | 查看全部
写的不好,重在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2:38:0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加亮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3:08:37 | 查看全部
让员工称赞有加的工资调整方案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工作起来更加有活力和自信,是和民心顺民意的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4:42:59 | 查看全部
由于区域差异,政策疏漏,未免在调整中能一碗水端平,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调整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差异,根据员工的贡献大小,以大局出发,尽快落实好工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最大能力地达到人人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5:56:07 | 查看全部
合民心顺民意,把工资收入提高的好事办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9:02:40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22:24:04 | 查看全部
真的和民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5 11:41:05 | 查看全部
顺民心顺民意的提案,还要实施,让老百姓感受到这份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5 14:15:41 | 查看全部
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差异,根据员工的贡献大小,以大局出发,尽快落实好工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最大能力地达到人人满意。
如果能够达到大多数人满意,就是和民心顺民意的好方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