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5|回复: 8

[深圳杂谈] 在深首个港人门诊被"遗弃" 曾遭管理部门潜规则?

发表于 2013-3-14 07:57: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个港人门诊部曾经是媒体追逐的焦点,现在门庭冷落。2月7日,新春的脚步临近,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向吴玮门诊部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让本已惨淡经营的港人门诊部雪上加霜。

6.jpg
首个港人门诊部曾经是媒体追逐的焦点,现在门庭冷落。

限期整改令发出第34天,香港中医吴玮的内地手机仍旧无人接听。2012年10月下旬的一天,吴玮血压突发升高,第二天甩下一句“身体不适”便再也没出现过。深圳首个港人门诊部,开业两年零三个月,就这样被“遗弃”在繁华的罗湖街头。

被“遗弃”的首个港人门诊

深圳吴玮综合门诊部,坐落于繁华的罗湖区人民南路。深圳首家港人医疗机构的招牌依旧亮洁如新,与内里的简陋格格不入。熙熙攘攘的街头,把导诊台墙上的文字介绍衬托得苍白无力。这就是CEPA协议第一家粤港合作医院(实为综合门诊部),当时拥有粤港两地享有较高声誉的一流专家团。

从2012年10月下旬的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门诊部负责人吴玮突然血压增高,第二天甩下一句“身体不适”就再也没出现过。深圳首个港人门诊就像一个被父母狠心丢在街头的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在无尽的等待中挣扎存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7:58:40 | 查看全部
7.jpg
即使等不来一个病人,二楼的药房每天也按时开门。

一楼笑脸相迎的导医不见了,二楼医疗美容科的从业人员闲聊着,三楼的内科、外科、妇科诊室大门紧闭,吴玮的中医科诊室人去楼空,还有点人气的植发诊室说自己跟门诊部无关。唯一能证明门诊部依然“活着”的,就只有二楼的药房,即使等不来一个病人,它每天也按时开门。

2月7日,新春的脚步临近,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向吴玮门诊部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让本已惨淡经营的港人门诊部雪上加霜。整改令中说,“妇科、口腔科无注册的执业医师,医疗美容科无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从业人员;门诊部主要负责人长时间未在门诊部主持医疗工作,且联系不上;经营管理较差,门诊几乎处于停业状态。”

限期整改令的最后通牒时间是3月31日,如果在这天之前仍未按整改要求达到门诊部的基本标准,吴玮门诊部将面临注销科室、“暂缓校验”或“校验不通过”的结局。整改令中所提及的门诊主要负责人,正是吴玮。门诊部负责财务的黄小姐说,他已经有整整5个月不见人影了,一直说“身体不好”。她也不知道,吴玮还会不会回来。记者照着吴玮留下的名片上的内地手机号码拨过去,通了,但一直无人接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7:59:12 | 查看全部
港人回流内地试吃“螃蟹”

时光倒流回2009年1月1日,CEPA(中央政府与港澳特区政府《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CEPA补充协议5正式实施,首次允许港澳人士在广东省设置独资或合资门诊部。消息让深圳河对岸的香港中医吴玮大为振奋,他感觉,自己重返内地施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那一年,吴玮56岁。

吴玮对内地并不陌生。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87年赴日本留学,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医学博士。7年后,吴玮移居香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港人,在铜锣湾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是香港政府的注册中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教授。1997年香港回归后,深港两地的交流日益频繁,吴玮妻子的工作地点也从香港转到了深圳。两人的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双城记”。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深圳发展日新月异,与香港合作共建国际大都会的氛围越来越浓。吴玮早已瞄准了深港医疗合作的庞大商机。试水前,他受聘于深圳南山一家门诊部,为自己在深圳开办第一家港人医疗机构探好了路子。

2009年4月,吴玮正式向广东省卫生厅提出了在深开办门诊部的申请。这时,吴玮还没有获得在内地行医的《医师资格证书》,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他的头衔又多了一个——“CEPA补充协议5实施后首个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证书》的香港医生”。

CEPA补充协议5开启了深港合作医疗的大门,选址中的吴玮门诊部已经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忙于筹办门诊部的吴玮常常抽空接受媒体采访,耐心地介绍他理想中的港人门诊部——不同于内地传统模式的高端港式医疗,港台医生坐诊,预约诊疗服务、私人健康管理,收费仅相当于同类医疗机构的三分之一。在吴玮看来,不论对深圳人还是来深消费的港人,这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7:59:41 | 查看全部
病人冲着香港医生的名气来

“吴玮医生在吗?我想跟他约个时间看病。”2013年3月11日上午,吴玮门诊部如常开业,预约电话开通着,但导诊台的黄小姐不得不拒绝了这位顾客的要求。吴玮不在,门诊部里也没有别的港台医生。这样的电话预约,黄小姐一天得拒绝一两回,很多人就是冲着港台医生的名气来的。

黄小姐是门诊部里的“老人”了,她还记得开业的那天,门诊部有多么热闹。2010年12月16日,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港台医生和媒体的见证下,筹备了一年多的吴玮门诊部正式开业。

吴玮门诊部位于中旅大厦的2-3层,面积有15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植发科、口腔科、美容科。15个坐诊医生中有3名港医。

“还有4名香港医生,一名新加坡医生、一名韩国医生、一名德国医生愿意跟我合作,正在申请执业许可”,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吴玮滔滔不绝,对首个港人门诊部寄予无限期望。试业的两个月的业绩,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目标。

开业当天,宾客如云。门诊部接待了两位来自印尼的客人,母女俩接受了传统的中医针灸服务。她们说,香港的诊疗服务水平很高,但收费也很贵,在这里能够以内地价格享受到港式服务,很吸引人。印尼客人的评价,让吴玮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吴玮门诊部的这派繁荣景象,也增强了在场的香港牙医朱胜吉的信心。他所投资的深圳第二家港人门诊紫荆齿科当时已经获得省卫生厅批准,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

和吴玮相似,朱胜吉也属居港回流人士,拥有北京医科大学牙科博士学位,从内地移民香港,获得香港大学矫齿学高级文凭。在香港中环开了一家牙科诊所后,朱胜吉感觉香港医疗市场竞争太激烈,相反,内地的医疗市场空间大,而且他所拥有的技术在内地仍属空白。CEPA补充协议5实施后,地域经济文化程度相近的深圳,成为了香港医生“下海”的首选。2011年6月,紫荆齿科正式开业,选址福田区国际商会大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8:00:25 | 查看全部
国际收费实施一月“夭折”

开业两年零三个月,门诊部没有像吴玮预期般门庭若市。鼎盛时期,门诊部里有近40个医护人员,现在就剩下不到10个。对比开业之初,黄小姐语气中带着惋惜之情。“刚开业的时候挺好的,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每天也有十几二十个病人,门诊部维持得还不错。”黄小姐感觉,从2012年开始,吴玮就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门诊部的经营也每况愈下,甚至出现了医护人员比病人还多的尴尬场景。年近花甲的吴玮常常深港两地跑,既要协调门诊部内部管理问题,负责联系来门诊部坐诊的境外医生,还要料理香港的中医诊所,“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我能感觉出来他身心疲惫。”

随着吴玮的“消失”,门诊部的港人色彩渐渐褪去。除了门口的那块大招牌,很难看出它与遍布深圳大街小巷的2000多家私人门诊、诊所的区别。医生简介栏里的7名港台医生没有一个可以预约出诊,甚至都联系不上了。内地医生的诊金一次10元,相当于深圳社康中心的收费。追随吴玮的日本和香港客人都不来了,门诊部一天接待的病人只有几个,都是本地人。

在门诊部的经营管理上,吴玮并非不上心。2012年7月,他还铁了心让门诊走国际化高端医疗路线,引入9名港澳台医师,开设国际部,引入国际医疗保险。国际部的港台医生的诊金一次收500元,有商业保险的外国人一次收700元,相当于内地公立医院的20-30倍。然而,这项“国际收费”短命规定实施了一个月便夭折了。吴玮归结为,内地患者就医观念短时间内难以扭转,“慢慢就会好起来”。

诊金没能和国际接轨,和吴玮关系匪浅的港台医师们渐渐不来了。“跑一趟出诊半天一天的,连个路费都赚不回来”,黄小姐也理解这些远道而来的医生们。必须在注册的定点医疗机构行医的规定,也让习惯“走穴”的港台医生少了吸金的机会。在香港行医多年的朱胜吉也道出了实情,“在香港,除了房租,诊所赚的钱大部分都进了医生口袋,不是想当老板的,都不会轻易来深圳做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8:00:57 | 查看全部
就医理念成难以逾越的鸿沟

2011年6月,投资400万港元的紫荆齿科开业时,朱胜吉放言预计4年能收回成本。1年半以后,收回成本一说没能列入他近几年的议事日程。2012年5月,斥资千万的第三家港人门诊——志浩门诊部开业。负责人黄志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两年以后再谈盈利的问题。

如果说,在庞大的内地医疗市场面前,港医短期无法收回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那两地迥然的就医理念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香港,公立医院提供的是公益性质的基础医疗服务,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提供的是高端的医疗服务,私家服务受上流社会的青睐。深圳恰好反之,优质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病人不论大病小病都往公立医院挤。早年的“黑诊所”和部分欺骗患者的民营医疗机构,让内地的民营医疗行业声誉受损。与香港完全不同的生存土壤,让追求品质的港人门诊部明显不适应。

最近,深圳电台出现了一档紫荆齿科的宣传广告。朱胜吉说,昂贵的广告宣传增加了门诊部的成本,却不得已要为之。来到深圳,他才发现,民营医疗机构都时兴做广告,而在香港,医生是不允许做广告的。

在两年多的经营中,除了早期的媒体新闻报道,吴玮门诊部也从来没打过广告。这对地处民营医疗机构扎堆地段的吴玮门诊部来说,更显夹缝中生存的窘态。“酒香也怕巷子深”,黄小姐一语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8:01:42 | 查看全部
艰难中继续前行

在开放度越来越大的内地医疗市场中,深圳首个港人门诊部将何去何从?

在吴玮的中医诊室旁边,一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复印件安静地躺在公示栏上,有效期至2015年9月26日。黄小姐说,虽然吴玮医生还没有出现,但门诊部的整改已经在进行中,一定会在3月31日大限到来之前,将整改报告递交给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达到门诊部的标准,在艰难中继续走下去。而她自己,也会和门诊部一起共度时艰。

□内幕

曾遭管理部门“潜规则”

因为深港两地的政策不同,筹备之初,吴玮就碰过钉子。从2009年4月开始申请到2010年12月正式开业,整整经历了一年零八个月,光是选址就耗去了半年的时间和大笔资金。在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的网站上,仍有一则吴玮门诊部的选址公示,罗湖区东门中路1011号鸿基大厦二层,一个未能通过的选址。原定于2010年6月开业的吴玮门诊部,正是因为选址和装修给耽误了。

在香港开诊所,地点、面积、医护人员数量都没有硬性的规定,在深圳,有不少指定动作要完成。半径一公里内不能有其他门诊部,面积必须大于400平方米,选址公示必须得到周边居民的同意。在选址的问题上,朱胜吉也是“压力山大”。“选了差不多有10个地方最后才定下来。不是说选了个地方,问问卫生部门可不可以就行,得先交定金,买下来或租下来,等卫生部门来检查才能确定到底行不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深港两地的法律差异,无疑让来深投资的港医增加了成本。

跨过了选址这道坎,吴玮门诊部的经营之路依然是荆棘满布。黄小姐说,落地之后的港人门诊部在政策扶持上看不到任何优势。相反,内地的审批和监管手续更复杂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8:02:30 | 查看全部
2012年7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试业后,记者曾走访过深圳3家已开业的港人门诊部。吴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提出,门诊部人气不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医保没能申请下来,他想引入香港成熟的国际医疗保险,本地患者又不买账。在行政部门的管理上,吴玮承认自己有点“水土不服”。他曾私下和记者说,他遭遇过“潜规则”。原本多处“不达标”的门诊部,在送出了“好处”之后,问题都迎刃而解。而这种公关手段是他在香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当时,吴玮还叮嘱记者,门诊部还得在行政部门的监管下继续经营,不能将“潜规则”一事见报。记者就此事向另一位港人门诊部的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隐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些事,你们心里明白”。

□大势

深港医疗合作仍在“蜜月期”

限期整改令的出现,让见证吴玮门诊部兴衰的人们唏嘘不已。朱胜吉坦言,如果首个港人门诊部停业,一定会影响后来者的信心,但他已经不存在这种顾虑了,因为他已经把“螃蟹”吞下去了。

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医政处处长廖庆伟的看法没那么悲观。在他看来,卫生行政部门对港人门诊部既没有特殊照顾,也没有过于严格。按照内地规定,达不到门诊部的要求,就应该整改。吴玮门诊部和众多内地私人门诊经营失败的原因差不多,合作伙伴在经营理念上出现了分歧。即使停业,并不代表着深港医疗合作“触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8:03:17 | 查看全部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出现,反而力证深港医疗合作进入了“蜜月期”。3月11日,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的网站上又挂出了一则港人门诊的选址公示。CEPA补充协议5又结出了一颗果实,亚洲医疗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深圳丽晰眼科门诊部,拟落户罗湖区深南东路5002号信兴广场地王商业中心。这个港人门诊部就在距离吴玮门诊部一公里远处。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深入,CEPA补充协议不断扩展合作范围。2010年5月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7,首次允许香港医疗机构在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五省市,以独资形式设立医院,并在广东省以独资、合资、合作形式设立疗养院。2012年9月12日,原卫生部同意香港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在深独资开设医院。这家斥资2000万元成立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选址福田区泰然九路盛唐商务大厦,设置床位30张,预计于本月下旬开业。

来源: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